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854]

  • 电话号码预测[232460]

  • 黄大仙神签[174798]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506]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816]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74]

  • 姓名评分程序[88427]

  • 周公解梦全书[82701]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828]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213]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92]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67]

  • 无为而治 【…[5308]

  • 心灵的花园[6451]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701]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129]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72]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94]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89]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63]

  •  
      中国科技界悲剧—全息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       
    中国科技界悲剧—全息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
    [ 作者:董学清    转贴自:科学无神论    点击数:6650    文章录入:云中子

    读后感:

        看了这些振聋发聩、触目惊心的文章,才了解到了中国思想界、科技界的左倾思潮、文革余风、无知现象、粗劣行为;同时敢于挑战所谓的“权威”、挑战所谓有世俗影响的“反伪”派,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思想界、科技界的曙光!

        中国需要第四次思想解放,中国不仅要讨论真理标准(实践与认识)问题、讨论姓社姓资、姓公姓私问题,也要讨论什么是真正的迷信和科学问题,怎样把握科学和迷信问题,这样对待探索和求知问题。只有这样,思想才能进一步解放、理论才能进一步创新,科技才能进一步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

        多年来,所谓的“反伪”派一直是社会的强者,世俗的支持者,因其对具体事件的反伪取得了一些社会效果,比如对一些低级骗子的行为的反伪,取得了一些社会的认可;然而当“反伪派”进一步借其威势,而不靠脚踏实地的研究、扎扎实实的真实才识(更别说实践),漫无边际对一切新理论、新探索、新认知进行扣帽子、抓辫子、大棍子的时候,这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其实,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成为了科学求知、理论探索的绊脚石。这恰恰是真正的在反科学、反探索、反求知!

        真正默默无闻的探索者、求知者因毕竟是少数,其探索的新理论、新认知当还只被少数人接受的时候、在大多数世俗的还不够理解的时候,他们成为成为名副其实的弱者,这是当今思想界、理论界、科技界最大的悲哀!

        觉醒吧,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我们期待着一个阳光灿烂的思想界的春天、科技界的春天!我们渴望在平等的百家争鸣的氛围内涌现出更多的脚踏实地的探索者、含辛茹苦的实践者,而不是出现更多的哗众取宠、欺世盗名、狂妄自大、否定一切的浅薄者----历史的前进的阻拦者!

     

    中国科技界悲剧——山东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


    发表日期:2005年2月24日   出处:新华网    作者:董学清   

    已经有6393位读者读过此文



    ( 2005-01-26 16:01:34) 稿件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26日电(新华网记者董学清) 新年的第四天,王兆琴朝北京机场看了最后一眼,在女儿搀扶下戚然踏上了飞往瑞典的国际航班。随着丈夫张颖清教授的英年早逝,在这里她已经没有了太多的牵挂,夫妻二人为之呕心沥血的全息生物学之梦也变得烟消云散。

        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不幸于2004年10月20日英年早逝后,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噩耗传来,许多科技工作者倍感痛惜。
    国家发改委原副司长严谷良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振球研究员等6名老科技工作者联名写信,由张颖清的坎坷遭遇而发,痛陈我国科技和学术管理中的一些严重弊端,呼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激励并保护好中华儿女的科学创造精神。

        张颖清其人——他将一个儿子放在了科学的祭坛上

        张颖清,1947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张颖清1966年高中毕业后没有机会上大学,而是下到大草原插队落户。

        一天,在落满灰尘的县图书馆里,张颖清翻出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毛色全白而蓝眼的猫一般是耳聋的;无毛的狗牙齿不全;长毛和粗毛的动物,往往有长角和多角……生物的全部结构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彼此是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的性质,我们实在不能解释。"

        是啊,为什么人有5个手指?为什么鸡蛋一头大一头小?为什么植物的叶形、果形不是一种形状而是千姿百态?这种奇异的相关现象,达尔文解释不了,现代生物学理论也无能为力。这些奇异的现象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张颖清,驱使他开始了对生物学的探索。

        《生理学》、《胚胎学》、《解剖学》……,张颖清如饥似渴地捧起一本本专业书籍。后来,他又读了《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哲学笔记》。先哲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关于对立物互相转化的思想,为他铸就了哲学利剑,层层化开自然界的偶然外壳。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12次对针刺麻醉研究作出指示。总理说:"在针麻工作上,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却不能提到理论的高度,那是可笑的。"张颖清把周总理的指示抄在笔记本上,决心攻克针麻原理。他在搜集数据的同时,亲身进行穴位试验。

        1973年3月,一间半截埋在地下、半截露出地面的"地堡"式小屋里的灯光时常亮到深夜。张颖清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穴位试验。为保护室内温度,不能打开门窗,有毒药品的气味弥漫全屋。已有身孕的妻子,白天教学,晚上给丈夫当助手。20多个日夜过去了,蹲在充满刺激性气味烘箱前夫妻俩,终于看到了预想的紫色氨基酸云图。这对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青年根本没有想到,毒气已经无情地窒息了在母胎中成形的胎儿,儿子降临几个小时就夭亡了。张颖清压抑着心中的悲痛,在妻子出院的第二天,又投入到穴位的后续试验。

        1982年,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奠基性著作《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出版。同年,慧眼识人才的山东大学把这位只有电大毕业文凭的青年调入,一年后将他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又晋升为教授。1990年张在山东大学创建了全息生物学研究所,任所长。张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上,张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会终身主席。

     全息生物学——发现细胞层次之上的生物体功能单位

        古往今来,为了揭示生命的奥秘,无数科学家为之呕心沥血。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形形色色的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1838年,德国人施莱德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指出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统一的功能单位。这使人类对生物体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恩格斯将细胞学说的提出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但在细胞层次之上还有没有统一的功能单位?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地探索,却始终没有解开这个"谜"。1985年,张颖清发现了细胞和生物个体之间的一个新的独立功能构造单位:全息胚。

        全息胚学说是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它使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有了新的改观。这一理论告诉人们,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全息胚组成的;全息胚是生物体上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在生物体上是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上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细胞是发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全息胚都有着向新个体自主发育的能力,都是整体发育的缩影,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细胞作为全息胚的一个特例,也被包括在全息胚学说中。只是由于受到整体的控制,它们在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发生了特定变化,特化成了生物整体的一部分--如植物的叶片、枝条,动物的器官、节枝等。

        全息胚学说使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显示出了全新的意义。仙人球上任何一部分都能长出小仙人球,榕树的气根都可长成树,蚯蚓截断任何一截还可以长成一条新蚯蚓,在人身上某个穴位扎针可以治疗身体的相应部位……无不是全息胚的显示。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理论著作《全息生物学》、《生物全息疗法》、《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新生物观》等多部专著,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和应用。中国的多所大学开设了全息生物学课。

        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张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几年间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使上百万人受益。

        1990年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在大会宣言中指出:"全息生物学将会成为本世纪和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学科和带头学科之一。""可以预言,全息胚学说的提出者张颖清教授将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1992年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第二届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宣言指出:"全息胚学说对生命科学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在生物学的众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颖清教授三次应邀访问颁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在具有诺贝尔奖提名权的教授们的主持下,多次作学术报告。我驻瑞典使馆科技处、教育处先后3次向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发回关于张的学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认为"只要进一步做好全息生物学理论的科学论证和推广工作,加强宣传,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张颖清教授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使馆科技处的同志说,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能够像张颖清的成果这样,得到诺贝尔奖评定机构科学家的如此评价。

        早在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宋鸿钊就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建立诺贝尔奖获奖史研究和项目评价委员会,为我国争取诺贝尔奖创造条件》的1804号提案中指出:"对于有希望获诺贝尔奖的科研工作者,应给予重点支持,像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提出的全息胚学说和应用该学说控制癌症的观点,就是很有前途的学说。"
    张本人也曾提出,"建议由国家科委组织著名专家组成特别评审委员会,对全息生物学理论进行研讨和评审,形成一个科学的结论"。

     含冤辞世——科技界的一大悲剧

        令人遗憾的是,张的这一要求一直未能得到满足。后期其科研工作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而且因为个别人的"质疑"和个别"权威"的干预,而被打入冷宫。

        张颖清的夫人王兆琴痛心地说,老张探索自然奥秘几十年,困难、厄运、痛苦、委屈,没有将他击倒。然而,就在他离收获的果实越来越近时,个别所谓学术"权威"的粗暴干预竟使他每况愈下乃至含冤而逝。

        严谷良当年在国家计委主要从事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人称"严科学",1998年退休。上世纪70年代初曾积极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王选的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等。严对记者说,最大的遗憾是当年没有支持张颖清的科研。

        张颖清去世后,严谷良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蒋春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钦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浩、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孙文鹏等6名老科技工作者在联名信中说:"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下,处于超前或突破性的科技创新,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支持和必要的保护,相反,一个无端的'质疑',或者一本小册子,就可以轻易断送科学家一辈子的心血。张颖清的厄运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联名信说,1995年4月3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由一位院士推荐的"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文章,此文作者周慕瀛是山东肥城矿务局职工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并不了解全息生物学的内涵,质疑文不对题。张颖清写反驳文章,该报不给发表。学术上有不同意见本还无碍,纵有欠缺之处也应允许在实践中去完善,但在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尚未对此课题作出评议认定、科技界也未展开学术研讨或证伪的情况下,1996年10月出版的由那位院士主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竟然将周的"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一文收录其中,以极不正常的方式将全息生物学打入伪科学之列。对于如此重大的科学是非,难道既不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又不需采取正常的学术讨论和答辩,仅凭个别权威的主观臆判,就能草断其学术生命和创新的学术方向吗?乱扣伪科学帽子的后果使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下,他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到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有的大学开设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更为痛惜的,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张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从2000年起肺肝病变,胸腔积水,久治无效,不幸含冤病逝。

        关于张的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调整取消一事,山东大学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一称号不是终身荣誉,而是4年一滚动进行调整。调整与否,主要看科研贡献。如果4年来没有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就会被调整取消。这是很正常的。关于张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的说法,山东大学科研处赵处长解释说,学校里没有科研经费,都是教师自己从中央部委、省以及企业申请支持的。至于张的科研经费情况,他不清楚。

        6名老科技工作者在信中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然而,由于科技体制和科技立法的严重滞后,对重大的原创性课题和人才,我国至今仍然缺乏符合其发展特点的评价、鼓励和保护的法律、政策、风险投资等实际措施,致使相当一批超前的创新课题和人才,被忽视或遭严重压制,给国家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潜在损失。

        6位老科技工作者强烈呼吁,党委、府有必要像处理"重大事故"那样,从张颖清事件入手,对这类课题和人才受阻的严重情况,组织调查组进行审慎的调查,以吸取教训,避免学术误导,消除对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重大科技创新课题和人才等新生事物的偏见,促进科技界转变管理思维,切实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据了解,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已就张颖清英年早逝一事作出批示,山东省政府正在进行相关调查。

        张颖清的遭遇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悲剧。愿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 (完)

     反伪斗士被指制造冤案,科学家质疑私人科学打假
      
       2005年11月02日新闻晨报
      
       2005年深秋的一个上午,在北京朝阳门内大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一场题为“张颖清事件的反思──纪念张颖清教授逝世一周年”的学术讲座正激烈展开。参加这次讲座的,有数十位来自两院各研究单位、中央各部委和军队的科学家。讲座主要组织者,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振海有些激动地告诉晨报记者:“张颖清教授是原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所长,极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由于个别‘反伪斗士’不问青红皂白将全息生物学打为‘伪科学’,年仅57岁的张颖清禁不住打击于去年10月与世长辞,新华社随即刊发《中国科技界悲剧───山东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一文报道此事。”(chines
      
       据科学家们介绍,重大自主科技创新“无偏二极管”被“反伪斗士”打成“永动机”、蒋春暄证明世纪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却遭“封杀”的事件,可与张颖清事件并称“科学打假三大冤案”。在场科学家告诉晨报记者,这些科学家和他们的研究项目,都是在被“反伪斗士”何祚庥、方舟子等人“打假”后陷入困境的。
      
       随后,晨报记者对何祚庥院士和方舟子博士进行了专访,他们则对“冤案”说法进行了反驳。
      
       三大“冤案”与“反伪斗士”的辩驳
      
       (一)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遭封杀后“含冤病逝”
       晨报记者从这次讲座中了解到,张颖清是原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所长,199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上,张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会终身主席。据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网站披露,当时张颖清曾三次被诺贝尔评奖机构邀往瑞典讲座,并被国家有关部门认为将有希望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生物学家。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95年,全息生物学被何祚庥主编的一本科普着作打为“伪科学”。新华社2005年初的报道证实,“乱扣伪科学帽子的后果使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下,他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到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有的大学开设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更为痛惜的是,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张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从2000年起肺肝病变,胸腔积水,久治无效,不幸含冤病逝。”
      
      何祚庥回应:“最早质疑的不是我”(
       近日,何祚庥院士接受晨报采访时说:“我没有写过关于他(张颖清)是伪科学的文章,最早对他这一理论提出质疑的,是邹承鲁院士。我所编着的《伪科学曝光》编进了邹推荐的相关文章──我介入伪科学有一条原则:不是我(所研究的)行业中的事情,我都要问专家。像生物,我就要找邹承鲁和方舟子,他们说的我相信。在张颖清之前生物学上没全息这个名词,我觉得他对全息这个词在生物学上的概念没做任何解释。”(
      
       对于张颖清的成就,何祚庥评价:“不是说我何祚庥说他站不住脚他就站不住脚。如果他的工作的确是好的,国内得不到支持国外也能获得支持,总归有人承认,他死后还会有人支持他,继续他的工作。”
      
      方舟子回应:不信诺奖机构请张演讲(
       新华社2005年初发表关于张颖清的报道后,方舟子立刻发表《当心有人借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喊冤》一文批驳该报道。在接受晨报采访时,方舟子说:“所谓张颖清因‘全息生物学’曾被诺贝尔奖颁布机构请到瑞典三次演讲云云,我没有见到任何报道。我们曾经揭露过多起打着诺贝尔奖招摇撞骗的机构,也揭露过一些人到国外参加那种任何人交了会费就可以参加的会议后回国自吹自擂。我不相信会有任何国际学术机构会请一位没有在任何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的人去做‘学术演讲’。”
      
       (二) 徐业林发明“无偏二极管”被指“永动机”
       2004年年底,《光明日报》报道了一条科技消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业林发明的‘无偏二极管’,陆续获得了俄、英、美、中四国的发明专利……在不需要外加电能、化学能、太阳能等能量的条件下,只要环境温度高于负273℃,该器件就能奇迹般地输出直流电流……这将是一种取之不尽、完全没有污染的新型能源。”(
      
       同年12月9日,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发表《永动机神话为何重现江湖》一文,将“无偏二极管”定性为“永动机”、伪科学,随后研究物理的何祚庥院士也指责徐业林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不过以宋振海等人为代表的北京部分科学家却坚持为徐业林“鸣冤”,认为“何祚庥院士和方舟子根本没弄懂‘热力学第二定律’。”(
      
       何祚庥回应:我说他的成果是永动机
       何祚庥在对晨报记者谈到自己对“无偏二极管”的“打假”时说:“这就是永动机,他的文章里就写上了永动机,而且说永动机可能是对的。他的理论就是说能量可以无限释放,这是违背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他说他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他的实验本身做得就不严格,他没有跟外界屏蔽起来。这些必要的实验措施都没做,就忙着宣传他的成果和重大意义,因此我说他的成果是永动机,而国际上公认永动机是伪科学。”
      
       方舟子回应:“无偏二极管”就是伪科学
       方舟子对晨报记者表态说:“在新语丝网站上对‘无偏二极管’有许多具体的批评,甚至有人为其设计了更严密的验证实验,但是并没有见到其发明人作出进一步的回应。我当然认为‘无偏二极管’是伪科学。任何‘永动机’都是伪科学。”(
      
       (三) 蒋春暄证明“费马大定理”被称无价值
       费马大定理是有近代数论之父之称的17世纪数学家费马提出的一个猜想,350年来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科学家。1994年,英国数学家威尔斯被认为解决了这一难题而轰动全球。然而中国航天部高工蒋春暄对此强烈反对,他指出,早在1991年,他已早于威尔斯完成了证明。蒋的有关证明论文1992年发表在国内的《潜科学》杂志上。随后,“反伪斗士”将他的发现打成“伪科学”。随后,“反伪斗士”将他的发现打成“伪科学”,认为它和成千上万宣称“解决了世纪数学难题”的无知业余数学爱好者的“发现”一样毫无价值。
      
       然而,蒋春暄的“发现”却得到美国着名物理学家桑蒂利的盛赞,他们合作的数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基础研究所主办的《代数群几何》上。不久,方舟子等撰文称桑蒂利不是数学家,《代数群几何》也不是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数学期刊,指责蒋春暄异想天开。
      
      何祚庥回应:初等方法无法解决问题
       何祚庥说:“蒋春暄如果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应该投到有正规审查人的正规科学杂志发表。通过审查认为是科学的,才能发出来。蒋春暄没发过,就证明他的理论连起码的科学价值都没有。华罗庚说过:‘人上月球是可能的,但是骑着自行车上月球就不可能了。’就是说你想用初等方法解决高等问题是不可能的。”
      
       方舟子回应:许多人对蒋论文嗤之以鼻
       “我不懂数学,但我知道看过蒋春喧那些论文的数学家,都认为此人甚至连他要研究的数学问题的准确意思都没有搞明白,对其论证当然是嗤之以鼻。”
      
       方舟子告诉晨报记者,在新语丝网站有数学家写的这方面的批评文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数学界曾对蒋的工作做过鉴定,结论也是完全否定。
      
       科学家质疑"反伪斗士":私自“打假”阻碍科技创新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振海为代表的一群北京科学家在京举行多次学术讲座,对闻名遐迩的“反伪斗士”进行了质疑。在讲座中发表看法的严谷良(原国家计委主副司长,现已退休)、徐道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等指出,“由于打假权利缺乏监督,已经造成了‘科技冤案’。”
      
      宋振海研究员在评论“打假失误”时说:“90年代中后期,‘反伪斗士’在打击‘神医胡万林’等类似战役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如今的‘反伪斗士’已经日益丧失了亲临现场反伪打假的锐气,而更多的是进行‘评论式打假’,利用个人声望打假。但由于社会舆论对‘反伪斗士’的重视,一次‘打假失误’往往杀伤力很大,造成部分有重大突破的自主科技创新项目流产。由于他们自身专业所在,‘反伪斗士’以个人身份打假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它在一定程度上给自主科技创新造成了阻碍,我们需要的是更有组织的专业科技打假队伍。”
      
       晨报记者 郭翔鹤 北京摄影报道实习生 张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7:28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寻访“科学打假冤案”当事人
      
        晨报记者 郭翔鹤 北京报道 实习生 张源
      
        晨报昨日刊登《“反伪斗士”打假被指造冤》一文(A10版),报道了原国家计委副司长“严科学”严谷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振海等多位科学家对“反伪斗士何祚庥、方舟子等“科技打假”行为的质疑,以及“反伪斗士”对相关事件的回应。
      
        “三大冤案”究竟能否成立?“反伪斗士”们的种种打假理由能否得到证实?晨报记者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深入追访。
      
        国际权威期刊已收录蒋专著
      
        尽管“反伪斗士”一再指责蒋春暄没有在权威杂志发表过论文,但在2004年3月出版的美国数学学会主办的《数学评论》中,蒋春暄的名字和他的著作《桑蒂利ISO数论基础———应用于新密码、费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排在“数论”类第一位(MR2004c:11001)。在它后面有好几本著名数论书,其中中国的王元院士的《哥德巴赫猜想》排在“数论”类第187位(MR2004c:11187)。《数学评论》列出蒋著作五章目录,没有对他的理论进行倾向性评判,只是用排位表示了对他的重视。
      
        虽然狂热支持蒋春暄的桑蒂利(RuggeroMariaSantilli)被方舟子评价为非主流科学家,但记者从美国基础研究所获悉,在物理领域,他是曾在SCI(国际最权威的科技论文数据库)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的一流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曾因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在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他创立的ISO数论,目前在国际数学界是十分前沿的理论。桑蒂利主编的《代数群几何》杂志不是SCI刊物,但却是美国数学学会承认的刊物,也被中国多家全国重点大学图书馆等作为专业学术杂志收藏,其编辑大多来自世界知名大学数学系。据媒体报道,1997年8月24日至30日,桑蒂利教授曾被邀请访问中科院数学所介绍他创立的ISO数学。
      
        许多科研机构未置可否
      
        “人们问我为什么能用几页纸就证明费马大定理?因为我用的是全新的数学工具ISO,这种工具大大简化了证明过程,也让一些不严谨论文的纰漏一目了然。威尔斯说他证明费马大定理,我不认同,用我的方法,马上能证明他的论文是错误的!我不但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还解决了歌德巴赫猜想等3大难题,世界5大数学难题已经被我解决了4个!”听蒋春暄讲话,感觉他非常狂,这印证了网上的一种说法:“他并不是一个看上去多么精明伶俐的人,可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傻瓜,简直就是陈景润的翻版。但是,只要提到数学,他就会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其实,也就是这样执著的人,他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蒋春暄说:“被‘反伪斗士’打假后,国内的科研机构有些躲我。”晨报记者看到了一封负责科技工作的副部级领导写给蒋的信,信中说:“我曾委托有关学术单位的相关领域学者进行判断,未得到支持性结论。我也曾请基金会和个别有数论研究的高校帮助,但被婉拒。”不过令蒋春暄高兴的是,目前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数学系已经答应看看他的论文。
      
        专家组验证实验获得成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理学权威专家向晨报记者透露:“徐业林的发明将可能给中国带来第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这个发明,会为21世纪的人类找到新的能源出路。‘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可无偏二极管已经存在了,那它怎么可能还是‘永动机’呢?”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永动机”的基本原理是制造能量,与“无偏二极管”的原理有本质的区别。
      
        2005年2月,12位专家组成了联合验证组,亲自动手制作无偏二极管,获得圆满成功。随着实验不断完善,电流不断地增大,现在已经可以用一个灵敏的温度计测量出无偏二极管工作时周边温度的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无偏二极管工作时它的温度明显降低,无偏二极管是将空气中的热能通过巧妙的方式转化为电能,这和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类似,都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据知情人透露,该项目已经被有关部门列为一项重要国家计划的组成部分。
      
        项目上报发改委,将造免充电电池
      
        1999年,徐业林向国际PCT专利合作组织申报了国际专利。同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组织了专家论证会,在专家论证会上无偏二极管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发明由1999年申报开始由PCT国际专利局组织审查,之后各个国家独立审查,历时4年之久。2004年,项目陆续获得俄罗斯、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发明专利。
      
        据透露,无偏二极管已经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赞同和认可,国家已经正式通过产业化渠道开始初级产品项目申报。
      
        作为西部电子工业中心,四川绵阳市有关部门近日在官方网站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全文如下:“7月28日,四川省发改委将我市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无偏二极管发电芯片集成块’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请求将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试点工程’立项,并申请项目专项拨款3000万元(该项目已获得中、俄、英、美四国发明专利,其实验室样品有望发展成可在手机上长期使用而不需充电的电池产品,前景广阔)。”
      
        科学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现有科学可能无法解释,必须靠实践检验。  
        “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信” 
        提起上世纪70年代初那段中国科技发展的“早春时节”,严谷良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国家的科研秩序尚未完全恢复,经济刚刚复苏,支持一个重大项目风险很大。对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当时国家计委的物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我们顶住各方面压力,给他们提供化肥,送他们去海南实验。建立研究中心,国家一共投了800万元,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就是汉字激光照排,计委也给投了200万元。”
      
        严谷良同时说:“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信。现在有一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难道就是‘伪科学’吗?科学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现有科学可能无法解释,必须要靠实践检验,当初的杂交水稻和激光照排也面临过前无古人的局面。‘反伪斗士’坐在沙发上翻翻故纸堆、查查互联网,就草率定性为‘伪科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问题是,人们往往迷信权威,权威说是错的,一个项目就会被延迟,甚至流产,这已经成了阻碍科技自主创新的严重问题!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必须扫清私人胡乱‘打假’的障碍!”
      
        对于某些“反伪斗士”动辄靠SCI论文数据库论文数量定性一个人是否权威的做法,严谷良说:“这是很无知的行为。虽然SCI是国际权威论文数据库,但目前国内科技界的通行看法是,该数据库是宏观考察标准,对评价一个地区和一个科研单位的研究水平是十分有效的。对于个人的微观评价,同行评议方才客观。此外,中国科学界也认识到,出于文化和语言差异,中国的一些优秀论文不被SCI收录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迷信SCI,一度在学术界造成了只重论文、不重实践成果的不良风气。要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必须先苦练内功,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SCI是努力的目标,但一旦变成枷锁,也就失去了建立它的本意了!”

    谈科学批评与科学态度


    发表日期:2005年3月28日   出处:无神论坛    作者:科海泛舟   已经有502位读者读过此文

     (一)

         1.“即使张颖清的学术观点确实是错的,他的全息生物学确实没有学术价值,也不等于他就是在搞伪科学。”这句话正确与否与张颖清的那篇文章无关。这是一个假设句,放在谁头上都可以,可以把它改成“即使×××的学术观点确实是错的,他的××学确实没有学术价值,也不等于×××就是在搞伪科学。”因为判别某一行为是否是搞伪科学并不仅仅在于学术观点的对错、学术价值的有无。既然hbchendl一再坚持说张颖清的研究是伪科学,那就应该具体指出张的哪个错误不是一般的错误,而是伪科学错误,并说明自己的判别标准。目前很多指责张颖清的文章虽然指出了张的不少错误,但都没有论证他的哪个错误就是伪科学错误(包括本论坛新贴的方舟子的文章)。
         2.那两个仪器及其宣传确实有些可疑。不过仪器的问题不等于理论的问题,应该分开来说。这些观点我已在第18楼说过。
        3.说别人不科学自己要先讲科学性。怎么连“我从未听说过……”这种情况都成了笑话别人的理由了?“自己从未听说过”,这也是个划界标准?“以我划界”,而且“以我是否听说过划界”,这倒省事儿。当然,像Azza那样在这儿只是为了消遣消遣、过过“嘴”瘾的人,不讲科学性就不讲吧。

        (二)

        看来hbchendl并没有仔细看我在本主题贴的帖子和第18楼中的两个链接,那我只好把我以前说过的有些观点再重复一下了。
        1.我一直就没有在这里讨论专业问题。不是我觉得专业上没有问题可说,而是怕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搅在一起。结果你还是把它们搅在一起了。科学专业上的错误与伪科学是不一样的。科学研究中出错在所难免,只要继续仔细认真地研究总可以纠正。而伪科学则不同,它的要害不在于专业上的某个具体结论,而在于它的研究方法。面对自己理论的许多例证被明确否定,伪科学家不是认真研究这些例证不成立的原因,而是一味寻找新的例证。由于他们没有接受以前例证被否定的教训,所以他们筛选新例证的方法没有任何改进,也就是说他们找到的新例证很可能仍然是不成立的,只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做严格检验而已。简单地说他们犯的是一种不会改正错误的错误。我之所以主张发表张颖清的反驳文章,原因之一就是只有看到他在自己理论的例证被质疑后继续研究的态度才能判断他是否在搞伪科学,可惜至今尚未见到这个证据。科学专业上的错误自由科学家来纠正,外人能不能辨别无所谓(向外人推销产品、服务除外,那自有工商、质检、卫生、药监等部门把关);而伪科学由于错在研究方法上,任其传播,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不会改正错误,任何人如果不能辨别,在工作、生活中都会受到侵害。所以反伪科学绝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而对于全社会来说,反伪科学绝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掌握各个专业的辨别对错的知识(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而是只需普通的非科研工作者也能够辨别对待反例态度的对错即可。
        2.仪器的问题不等同于生物全息律的问题,这我已经在第18楼论述过。从第33、44楼列出的文章题目来看,绝大多数不是讲那两个仪器的,可见他们研究全息生物学并不是专门为了生产那两种仪器。那两种仪器是完全按照生物全息律的推导制造出来的,还是只借了它一个名儿,这需要论证,不是你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定论的。另外,那两个仪器目前也只是可疑,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也还需要调查论证。
        3.现在这样说就比较客观了。但现在这些话是不能缩写成“我从未听说过……”的,讨论科学问题不要个人情绪化。
        4.对伪科学的判别标准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可以交流探讨。但是你一直没有说出你的标准,所以无法进一步讨论。因此,再一次请你说明自己判别伪科学的标准。
      既然Azza承认自己“到这里就是为了娱乐”,那我也就不必对他帖子的具体内容回复了。如果我回复了,对方如果能反驳自会继续张狂下去;如果不能只要说一句“这不过是在扯皮”,就可以把自己开脱。“进攻”之前,先把“退路”准备好,以永葆“不败之地”,倒也“精明”。
      不过他提到了水变油事件,我想就借此谈一点对这两个事件异同的看法。
      我认为王洪成事件核心人物的性质也不是伪科学事件,只是一些相关人员的活动属于伪科学家行为(核心人物问题的性质是诈骗)。只不过我觉得把王洪成事件说成是伪科学事件是把他说轻了,而有关方面并不会因此就从轻处理他,所以不说也罢。而把张颖清事件说成是伪科学事件,我觉得是有些重了(至今尚未见到那两种仪器产生的社会危害的资料)。当然,张颖清已死,也谈不上对他的处理了,但反思一下以前有关方面的做法,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反伪科学工作,还是有益的。单纯伪科学问题(不包括引发、衍化出的其它问题)是个思想问题,既不能靠法律来制裁,也不能用纪律来处分,只能通过宣传、教育来引导。因此对伪科学的批判不能只顾痛快自己的“嘴”,还要考虑能入大众的“耳”。
        另外再说一句,Azza觉得态度如何没什么大不了的关系,可伪科学问题出就出在态度上,可要小心哟!

        (三)
        周慕瀛还有一篇文章《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就是收入《伪科学曝光》的那篇,由于与第3楼的那篇相差不是太多,我就不再贴了,只做一个链接:http://www.science-china.com/dqxswxdzy.htm。那个网站叫“科技信息网”,域名起得挺大,但文章好像都是周慕瀛的,不知是什么意思。
        我在前面提到过周慕瀛对生物全息律的质疑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可以商榷的地方,这里就说一点。仍然是从方法论的角度。
        周慕瀛在几篇文章中都提到张颖清关于生物体各部分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这个观点在几何学上不成立。严格来讲确实是这样。但不成比例不等于就不能有对应关系,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来说:小孩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成人不一样,头大身子小,一个人从婴儿长成成人肯定不是成比例放大。那难道说一个成年人身体的各部分无法与自己儿时相对应吗?显然不是。其实张颖清只要把“成比例”关系改成“映射”关系就成了。也就是说张颖清在这里只是个用词不当的问题,很容易把这个漏洞补上。显然,至少从几何学上是“不能致全息生物学于死地”的。
        至于对Azza,我只好说:对不起,我到这里不是为了娱乐的,谁有事的时候跑这地方来跟你扯皮啊,你还是自娱自扯去吧。

       (四)
        hbchendl提出“专业问题”和伪科学问题孰轻孰重的问题,这个,我已经论述过了。如果你认为我论述得不对,你应该具体指出来错在哪里。否则你说我是避重就轻,我说你是避重就轻,这样争下去能有什么进展?退一步讲,即使确实是前者重,对前者的判定也不能代替对后者的判定。就像如果我们已经判定某人确实犯了杀人罪,难道就能说此人犯重婚罪也是必定无疑了吗?
       “如果看不懂人家的全息生物学,那就没有理由去评价它‘是或不是伪科学’,……”
       “你们东扯西拉地说人家不是伪科学,但就是不敢具体地分析张颖清的理论到底伪不伪。”
       “离开了对这些专业性的材料的分析,就没理由去说它们是或不是伪科学。”
        我根本就没有评价全息生物学“是或不是伪科学”,我只是认为目前有关全息生物学是伪科学的论述说服力不够。我判定一个人在搞伪科学的标准是看他在原支持他观点的证据被明确否定后他对待这些证据教训的态度是否认真;而理论本身只存在对错问题,不存在“伪不伪”的问题(见第46楼、第18楼及其中的两个链接)。从目前见到的资料来看,张颖清生前只有周慕瀛对全息生物学提出过质疑。一方面张对被周否定的自己的那些例证的态度,由于张的反驳文章至今尚未能见到,所以无法判定;另一方面周慕瀛也没有指出全息生物学是前人已犯过的一种错误。因此判定张颖清在全息生物学上犯了重复的、不会接受教训的错误即在搞伪科学,显然证据不足。我认为我这个推理过程是完整的,其间并不需要用到全息生物学的具体内容(第44楼所提张的两篇论文都是在周慕瀛质疑之前发表的)。如果你认为这个推理过程中必须要用到全息生物学的具体资料,否则无法推导,请你具体指出来在什么地方及其理由;如果你认为我判定一个人在搞伪科学的标准是错的,请你具体说明为什么是错的;如果你认为我由于没看懂全息生物学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也请你具体指出来我在什么地方如何误解了全息生物学的哪部分理论,从而得出了什么错误结论;如果你认为我由于离开了对专业性材料的分析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评价,也请你具体指出来我在什么地方离开了对哪些必须材料的分析,从而做出了什么样的错误评价,并且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
       “……更没有理由去指责别人是不是‘乱批’。”
       我在什么地方表现出同意这种指责了?
       “我说张颖清是(在搞)伪科学,正是因为他的全息生物学的理论本身不符合科学理论的原则,其研究方法也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
       这大概就是你判定伪科学的标准,但尚缺少可操作性。这里的原则是指哪些原则?这里的规范是指哪些规范?为什么不符合这些原则和规范的学说不属于“错误的学术观点”,而属于伪科学?请具体说明。否则别人无法评价这个标准是否合理,也无法使用。
       “他举的支持全息生物学的现象,如果用前人已经作出的理论来解释将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事实。”
        那就是说全息生物学比起前人的理论来不够合理,不够符合事实。可一个理论不够合理,不够符合事实就一定“不属于‘错误的学术观点’,而属于伪科学”吗?
       “……前者的错误不仅仅是对科学事实的解释不正确,而且连科学事实本身(都)弄错了。……”
        即使确实是弄错了科学事实本身,那就一定“不属于‘错误的学术观点’,而属于伪科学”吗?何况张颖清也没有把“一个体细胞可以发育成一具个体”说成是科学事实,这只是他的观点   (http://www.eciwo.sdu.edu.cn/kejidaobao.html)。
        “……得有这么一篇<第二掌骨各位置的电位与身体其他部位器官健康状态的相关性统计研究>的研究报告。……”
        完全同意!正是因为没有关于这两个仪器的论文,所以我推测这两个仪器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从全息生物学中推出的,只不过是借用了全息生物学的名义。如果生物全息律完全是从这两个仪器中归纳出来的,那后者不成立前者也就没了基础。可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这样,所以它们还是需要分别讨论。当然,这两个仪器的问题可能是比较严重。那个“第80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最高奖:巴黎市长奖”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知情者能提供有关信息。另外严谷良、董学清的文章中也没有提及此仪器,不知是什么原因。

        (五)
        Azza 提出:“全息(生物)论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科学理论(暂不说其伪)”。
        我基本上没有在这儿讨论这个问题。即使有一些看法顶多说说也就完了,不会去争论。因为更准确的分析还是需要由生物学家来做。
        Azza 提出:“将此理论投入实践是否正确”。
        这个实践至少可以分两个方面:在实验中探讨和在商业中应用。前者当然可以,后者显然不行。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否是伪科学行为。”
        这正是我们讨论的焦点。楼上诸位认为只要有错当然就是在搞伪科学,而我认为伪科学是一种特定的错误,不是什么错误只要与科学有关就都是伪科学。我希望通过这场讨论能够对清晰判定伪科学的标准问题有所帮助。我的判定标准在第18楼及其中两个链接、本楼等地方已经阐明,该标准的意义也已经在第46楼论述。诸位对此似乎并没有提出异议,可实际判定时却并不按照此标准。
        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应该讨论的问题,即应该如何处理这类事情。楼上诸位认为只要张颖清是错的,怎么处理就都是对的,不需要对有关做法作任何反思(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诸位才懒得详细看我的阐述,以为我是完全肯定张颖清的行为及同意严谷良、董学清的文章,便将自己的“满腔激愤”一路撒将过来);而我则认为谁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什么问题,不会因为对方有错而使自己的错误变得正确。我们评价事物还是处理事件,都应该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搞伪科学的人需要这种态度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反伪科学的人更需要这种态度来以身作则!


  • 上一篇文章: 宇宙大统一科学发生质的飞跃

  • 下一篇文章: 奏响大统一的乐章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会员云淡风清于2005/12/10 2:19:57发表评论说:  中国苦难阴影下的梦呓者
        [原创]何祚庥,中国苦难阴影下的梦呓者
    作者 吴祚来 发表在:百灵社区 www.blsq.com当记者问
    他关于矿难
    他说小轿车压死的人才多呢
    谁让你们生长在
    中国
    他说矿工之死是因数学概率
    院士对此只做了轻描淡写
    天哪
    畜牲也不会说这伤天害理的话来
    这些矿难明明都是管理者
    只求效益不顾工人死活的人为灾难
    为什么会有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
    会如此睁眼胡鸡八勒
    每个时代里你都是英雄
    扛杆破旗走在前列
    风你也会煽火你也敢点
    就是不想做学问了
    戴个院士大帽子
    无处不见你骂骂咧咧
    :“自由主义没有用处…
    马克思主义找到了通向人本的道路”
    你也胆敢说马列?
    马列是站在煤矿工人一边的
    把剥削者咀咒
    马克思主义通向人本
    而你却通往妖孽
    胡扯是可以的
    但一个老人不能卑劣
    科学没有良知
    但正义应属于科学工作者
    去到人民中间去看望中国苦难吧
    不要坐在温室梦呓嗲嗲
    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文章提交者:2可器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何祚庥说矿难:“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下文是最新一期《南方人物周刊》封面报道(分标题已由本楼主改过)。如果你嫌长,请阅读红字部分――当然建议你全读!不会让你失望。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刘天时    发自北京
    下面对话是记者12月4日下午对何祚庥先生的采访实录。需要说明的是,访谈中间有一个插曲——与记者随行拍摄的摄影师娄林伟先生,旁听采访,对何先生的说法不能同意,并且到了一定程度,以至激愤地插话,打断采访,如此与何先生你来我往,颇有一番争执。记者以为这段插曲,双方的观点和态度颇有些代表性的意味,所以保留于此。
    一.何祚庥谈矿难:“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摄影师:中国煤矿每天死多少人您知道吗?
    何祚庥:报纸上说100多人……
    摄影师:您相信这个数字?
    何祚庥:大体上是真实的……
    摄影师:您看过《盲井》(注:一部反映小煤矿死人的电影)吗……
    何祚庥:我告诉你中国死人最多的不在煤矿,在小轿车(交通事故),每年12万!
    摄影师:交通事故死人,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是没法避免的……
    何祚庥 :你为什么认为小轿车(死人)是没法避免呢?为什么这就不是问题?哈,你这话就对了,没法避免!中国煤矿死人也没法避免!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太穷了。
    摄影师:您认为是穷而不是腐败吗?
    何祚庥:主要是穷,而不是腐败。为什么工人能接受较低的工资、较危险的条件?老百姓不是傻子,他们不是不知道啊。那为什么还接受?因为不接受活不下去。
    摄影师:那他们就该接受这样的命运吗?
    何祚庥:(怨就怨)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摄影师:您不是说中国发展得很好吗?
    何祚庥:是的。但我们中国的问题只有一步步走,社会发展要有个过程。中国要发展,某些代价是不可避免。
    摄影师:但不应该死无辜者,有些是可以避免的……
    何祚庥:谁是无辜的?谁是可以避免的?它有一个概率分布。何祚庥也不希望死人,但有时候发展过程中的牺牲是不可免的。你希望没一点牺牲,是很不切实际的想法。
    摄影师:那您的意思就是煤矿工人应该死了?
    何祚庥:煤矿工人应该是做了贡献的。他们的贡献我们应该正确评价。
    摄影师:他们什么贡献?提高了GDP?
    何祚庥:一点不错。解决了中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
    二.何祚庥:“自由主义没有用处…马克思主义找到了通向人本的道路”《南方人物周刊》:概括您的意思是,您的“科学”,专指马克思主义?
    何祚庥:马克思主义不能简单归结为科学发展,重要的是人文理念、以人为本。我何祚庥高讲人文主义,高讲以人为本,反对以大自然为本。他们是什么?他们是狗文工作者、鸡文工作者、牛文工作者……科学发展是通向以人为本之路,马克思主义找到了通向人本的道路。道路会有一定曲折,直线是没有的,这个大家要理解。
    《南方人物周刊》:刚才您谈了很多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潮不曾对您有过影响和冲击吗?您关注自由主义思潮吗?
    何祚庥:关注。我认为自由主义思潮是对社会没什么贡献的思潮。前天李敖还在电视里批评自由主义。说自由主义者只能说话,不能办事,而要紧的是办事。说半天只是发表感想,主张不能实现,有什么用?我基本赞同。我觉得为人在世,要尽可能多做事。
    《南方人物周刊》:您认为自由主义这个主义本身有缺陷、缺乏行动力,还是自由主义现在的位置,使他们不能像您说的那样大有作为?
    何祚庥:是因为没位置吗?不见得。因为他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他们凭自己想法办事。自由主义的信条是与科学发展观相对立的,他们只知道发表感想,对中国没什么好处。
    《南方人物周刊》:您认为他们只是发表感想?
    何祚庥:那你说他们的理念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我搞不清,我不知道。但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精神加上以人为本。自由主义者追求什么?追求个性解放?人的概念复杂,既看到全人类的利益,也关注到每个人的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处理好个人和全人类的关系的问题。
    《南方人物周刊》:您说您“不知道”,是认为自由主义混乱,表达您的贬抑呢?还是您真的“不知道”?您阅读过哪些有关自由主义的著作?
    何祚庥:太多了,我没精力看。但胡适是看过的,罗素也是看过一点的。我总的意思是他们没有统一的理念。有人能告诉我的话,欢迎。
    三.何祚庥不做“狭隘的物理学家”:“高度关注物理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能写成套三个代表文章”《南方人物周刊》:您现在还做理论物理研究吗?
    何祚庥:做啊,我刚才给你展示的不就是吗?
    《南方人物周刊》:那个利用镜子反射提高光电池能力的小发明吗?那个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何祚庥:没有哇。你没看到李政道说那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吗?
    《南方人物周刊》:哦。您在理论物理上的贡献是什么?您1980年被选为院士主要是因为您在哪方面的贡献?我在科学院网页上看到您的简历,介绍说您在两弹研究上……
    何祚庥:先要说明的是核弹工作是个集体工作,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包办的。当然参与的人贡献有大有小。何祚庥不是最大的一位,但也是有一定贡献的一位。至于我为什么被评为院士,当然不止因为这个,你要我数名称可以数一堆出来。那时候选院士不像现在,我根本不知道是怎么选上的,突然之间宣布,“何祚庥选上了”,我完全没预料到。
    《南方人物周刊》:您应该知道,有些人对您的理论物理水平乃至您的院士资格表示怀疑。您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论证层子的存在,如今国际上也有证明是错误的。
    何祚庥 :我不知道。我没看到(这样的评价)。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在进行理论物理研究时,每年发表文章10篇以上,算是高产的了。至于说贡献有多大,最好自己少说,由历史做结论。
    《南方人物周刊》:由历史做结论,的确。但有人也由此揣测您转向所谓科学哲学以及后来反伪科学、对众多社会事务发言,是因为您在自己的专业——理论物理领域成绩不大、无以慰藉。
    何祚庥:我做物理研究,高度关注物理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评价何祚庥,有一位半友好人士,山东大学一位谢教授说得好。他说:年轻的时候,何祚庥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物理学;晚年,何祚庥又高度注意把物理学理念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上。
    《南方人物周刊》:也有人批评您在太多领域发言、全知全能、不误正业……这些当然是一些说法而已。我想问的是,您的价值感建立在哪里?
    何祚庥:我在很多领域发言,是因为我是个哲学家。这个您同意吧。哲学家就应该关注各领域。而且我的确年轻时对马克思主义下过工夫,我现在能写很成套“三个代表”的文章,水准不比一般社会科学家差。我为什么不把我这些知识贡献出来,非要做一个狭隘的物理学家呢?
    我知道很多人(因为我做的事)骂娘。可是为什么要(分)正业副业呢?关键是要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国家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南方人物周刊》:您给自己的定位是?对于您现在做的事情——比如打假——来说,您是不可替代的吗?
    何祚庥:我的定位是推进时代进步。我愿意为中国的崛起贡献一小份力量。
    我现在做的事情,从某些方面来讲的确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既懂马克思主义又懂当代科学的人实在不多。后辈中有一位……方舟子!对了,我非常欣赏,他办事理念和我一样!
    四.何祚庥:“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南方人物周刊》:您早年从清华物理系毕业后,在宣传部门工作过5年。这段经历对您的思路应该有很大影响吧。
    何祚庥:我那时还很年轻。此前虽然很早就入党并且一直追随马克思主义,但是(思想)一直很表面。宣传部工作使我有机会更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很多搞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问。当时那里有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很深的前辈。你说哪还有比宣传部更适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地方?
    《南方人物周刊》:您应该知道,有人批评您“左”吧?
    何祚庥:说我左?我“文革”的时候,我也没都跟了毛(泽东)啊。邓小平复出的时候,胡耀邦来科学院,我可是积极拥护的。
    《南方人物周刊》:听说您最近在写一些有关“三个代表”的文章,题目和基本内容是?
    何祚庥:对。3万5千字。题目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若干个问题的反思”。一听“三个代表”,很多人会怀疑是空话套话,何祚庥不然。何祚庥认为“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它是江泽民说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江泽民多说了句话,“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就是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的进程”。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吗?“先进生产力”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如何发展生产力问题上更清楚了。
    《南方人物周刊》:您虽然学自然科学出身,但是您似乎一直和政治离得很近。先是宣传部、后来在科学院党支部、再后来做政协委员。您怎么看知识分子与政治与权势的关系?您参与政治的原则是什么?
    何祚庥:政治是全国人民的大事情。什么是政治?政治是经济和文化的集中表现,体现各方面利益关系,冲突的最高级,会影响社会全局。何祚庥年轻时就追随马克思主义,我不赞成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何祚庥在自己的岗位上参与政治。我得清楚,哪些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哪些不符合。你是为个人、还是为国家为人民?何祚庥一生坦荡,我从来没有为个人的事情找过领导,没有为房子,工资、院士资格找过领导。我找领导都是为国家人民的事情。范仲淹的话,我改了两个字,叫“同天下之忧而忧,共天下之乐而乐”。
    《南方人物周刊》:您曾经有走仕途的愿望和努力吧?
    何祚庥 :是的。曾经有一个可能性,但我拒绝了。从我的经历看,是可能的。改革开放后,我做理论物理所副所长,实际上是所长的权力,所长是我的老师,他把一切大权托付给我。何祚庥的话呢,1947年入党,没什么重大错误。领导也找我谈过。但是我考虑到我的个性不适合做官……
    《南方人物周刊》:您的个性不适合做官?做官要哪些个性?
    何祚庥:当官的嘛,就不能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办,要按照您管的那个范围(的原则)来办。不能讲个性发展。我可能办不了。所以我可能还是做现在的事情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更多一些。
    《南方人物周刊》:您不适合做官,但似乎您很少和官方立场发生分歧。
    何祚庥:那是因为我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比如胡锦涛上台,我就是觉得他做得不错。我甚至听到(别人)说,胡锦涛在台湾问题上,(比J主席――正式出版时删除)处理得很好。
    我也不是凡是政府的我就拥护啊,我不是批评国家环保局吗?关于磁悬浮铁路问题,我还批评铁道部;我也批评教育部,教育经费不到位啊……什么事情好,什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我当然拥护。
    五.何祚庥:“工农群众应当有心平气和地接受别人先富起来的觉悟,然后等待自己被带动富起来?――不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富裕)是做不到的…这就是共产党员要做的工作”《南方人物周刊》: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您怎么看?您曾经说,做人的根本是要抓住时代特征。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何祚庥:讲我的理念啊,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走在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上。杨振宁回来说过两句话,关于21世纪的。第一句多数人都会承认的,就是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生产;二呢,就是“中国的崛起”。这后一个事实在21世纪全世界都会承认的。你知道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吗?
    《南方人物周刊》:啊……按照您的购买力的换算方法,仅次于美国。(见注2)
    何祚庥:对喽!过20年要超过美国!这个美国都得承认。
    《南方人物周刊》:您是如此乐观啊。可以说现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是非常符合您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的?但比如刚才您和摄影师争论的“关于煤矿工人”的问题,中国目前工农的状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念吗?
    何祚庥:煤矿死人当然要减少,但要完全不死人是做不到的。现在贫富差距拉大,是个问题,但这几年想通了。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起来的人,最后是实现共同富裕。“文革”以前的错误经验证明这是富裕的必然道路。马克思说,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最后解放的才是自己。要先让全人类富起来。不要看人家富起来了,就看不得,你是无产阶级的代表,这是(对)你的要求……
    《南方人物周刊》:您的意思是,工农群众应当有心平气和地接受别人先富起来的觉悟,然后等待自己被带动富起来?
    何祚庥:差不多这个意思。你不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富裕)是做不到的。
    《南方人物周刊》:这个觉悟好像不那么容易普遍达到。
    何祚庥:这就是共产党员要做的工作啊。发展是个历史过程,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拉平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六.何祚庥:“开始我逍遥,到了该和江青斗争的时候,我积极参加...一生没什么问题”《南方人物周刊》:回忆您的过去,是否有遗憾的、觉得做错的事情?
    何祚庥:年轻时候,何祚庥跟着正确主张干过事情,也跟着错误的主张干事情——但是我干的时候也有怀疑,都是很消极的。我的确介入很多事情,但是凡是在共产党有错的时候,我都很不积极推动。比如大炼钢铁的时候,我也响应了,但是我也没做什么。“文化大革命”我是逍遥派,开始我逍遥,到了该和江青斗争的时候,我积极参加。整个来讲,没什么问题。所以我说,我后来是可能当官的。
    何祚庥新闻若干:
    1.2003年谈磁悬浮列车:又便宜又容易又好 
    速度快、效益高、能耗省、噪音低、污染少。中国100个主要城市,每个城市平均需要100公里的磁悬浮铁路作为公共交通线路。建造磁悬浮干线铁路能最有效、最快速、最实际地改变交通的落后状况。
    2.“三个代表”应成为评价一切科学工作的根本标准
    刊登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通过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原子能、计算机、光纤通讯、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的科学性。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了“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根本性标准。
    3.何祚庥批判梁思成
    1955年10月《学习杂志》上发表了何祚庥的《论梁思成对建筑问题的若干错误见解》,近万言。文章开篇指出“他近年来所鼓吹的中国建筑的方向却有着严重的错误。”他认为梁思成片面地强调了建筑的艺术性,颠倒了建筑学中美观和适用、经济的正确关系。重视艺术性强的民用建筑,而非工用建筑,这与当时的建国方针不符。其次,梁思成所提倡的“民族形式”实际上是复古主义的主张,把“民族形式”看成是和现实生活无关、一成不变的范畴,和中国古代的宫殿、庙宇等建筑形式等量齐观起来。他还批判梁思成的建筑理论是直接违反总路线的错误理论,其错误思想源自资产阶级唯心主义。
    PS:此文原稿据说还有一段是何祚庥谈16年前那件事的,涉及那事的,各处都不便见光。当然你也不必好奇何院士具体说了什么,如果实在抑制不住好奇心,那翻一翻《人民日报》就清楚了。2005-12-9 19:36:00举报帖子 
        第 2 楼       

    --------------------------------------------------------------------------------

    作者 自耕农 发表在:百灵社区 www.blsq.com老而不死者唯此贼也!2005-12-9 19:49:00举报帖子 
        第 3 楼       

    --------------------------------------------------------------------------------

    作者 绿树 发表在:百灵社区 www.blsq.com(转贴)何祚庥其人其事 

    作者:佚名   录入:litiejun 
    当今中国大陆,中科院物理院士何祚庥可谓是个知名度极高的大人物,此公以“反伪科学”出名。近日编者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见1)与“何祚庥同志思想研究!!”(见2)等几篇专门介绍和研究何院士的文章,读后真有眼界大开之感! 

    现特将这几篇文章略加综合编辑,并冠以若干小标题,推荐给对何大师感兴趣的读者诸公,相信大家读后一定会对何院士其人其事有一个更全面更详细的了解。 

    一、“万能科学大师”何祚庥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即使是超天才,穷其毕生精力,能在一个学科的一个分支上有所建树并能提出部分真知灼见已属不易,在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仍属外行实为正常现象,更不用说其他学科了,所以所谓无所不知的“万能科学大师”在今天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产生。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大陆却恰恰冒出了这样一位“大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科院物理院士何祚庥。 
    尽管在国际科学界不为人知,但在国内,何祚庥院士的“全能性”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你看他老人家,几乎是天天上镜,日日露脸。一会儿电视台畅谈社会主义经济政策,一会儿因特网宏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昨天侃克隆人技术展望,今日嗙《易经》文化反思。这边厢呼吁对股民征所得税,那边厢力主发行国家福利彩票;上能为城市提出“交通、建筑最佳模式”,下可为山区规划“农具、灌溉最优方案”;“环境商机与氢能经济”研讨会指点江山,“纳米光纤与沙漠产业”演讲厅激扬文字;文艺理论学术报告座无虚席,月球开发科技讲座引人入胜…… 
    总之,何祚庥院士所到之处,都能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应答如流,头头是道。“只有问不,没有不知道”。涉及问题包罗万象,解决方案随手拈来。给国人树立了“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的形象。哪里有问题难以决断,那里的决策者就会想起何院士。例如:正当南水北调工程拿不出理想的西线方案时,何院士很快就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魄力提出了“用原子弹炸开喜马拉雅山引水北上”的“最佳方案”;当怒江建坝之争正反双方专家相持不下时,何祚庥、司马南、方舟子等应邀前去考察定夺。何院士一行怒江两岸“访贫问苦”兼观光不到一周,就得出了“怒江建坝是当地脱贫的唯一选择,不仅可行且刻不容缓”的“科学定论”,还顺手给反对建坝的生态环保专家们扣上了“伪环保”、“伪反坝”的大帽子。 
    如此全能之“通才”,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此,何祚庥不仅受到各级政府领导人的青睐,还受到年青一代追星般的崇拜。对于这些浮躁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人类,何祚庥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句句是真理。例如,何祚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90%是糟粕,看看中医就知道了”的英明论断一出口,一批年轻“学子”便立即行动,很快,论证“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的文章就像文革大字报一样,铺天盖地上了因特网。 
    中国大陆至今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却有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万能科学大师”,真不知我们是应该感到自豪,还是应该感到耻辱? 
    何大师的“学术水平” 
    那么,自称主业是理论物理学且无所不通的何祚庥院士其学术水平究竟有多高呢? 
    请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网站”“何祚庥主页”上的介绍: “何祚庥,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该同志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现任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等,先后发表约250 篇科学论文。曾获国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他还曾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何祚庥还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约300 多篇科学论文。在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积极参加了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社会影响很大。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何祚庥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 
    “ 主要著作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与——1999年夏天的报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伪科学论战集》(1999)。” 真了不得,何祚庥院士竟然写了“科学论文”250+300=550多篇。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足以让有史以来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惭愧,更让中外文坛所有多产作家汗颜。不过,作为一个有550多篇科学论文的中科院院士,其精选出来装点主页“门面”的主要著作——当然是最能反应其学术水平的代表作——竟然是几篇“政治挂帅”大作,真让人哭笑不得。 
    何祚庥的支持者曾特地搜索了一个国际科学文献数据库 (SciSearch at LANL),找到了他在在物理学期刊(1974 - 1999)上发表的31篇文章,以此来佐证他的学术成就。不过,其中的17篇是发表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自己办的英文刊物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和国内杂志“中国科学”(SCIENTIA SINICA)上。更遗憾的是,他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寥寥无几。 

    何祚庥的支持者专门强调的3篇文章 (见3),有一篇共有16个作者署名,何祚庥是第15个;另一篇有5个作者,何祚庥是最后一个;还有一篇是1984年同夫人合写的,何祚庥是第二作者(就是常在媒体上被提到的“中微子的质量”这篇论文,说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也有说是强烈影响,要是他再接再励就好了!)。须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沙子再多也变不成米。何祚庥的学术造诣竟悲惨如此,既合情理也在意料之中。试想,一生“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何祚庥,常年因“心潮澎湃、心系万事、心向八方”而“分心、忧心、烦心”,哪里还会有精力和时间去做那些需要“净、静心、精心”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呢?国人历来宽厚,自然不会去与何院士较真,但这毕竟给“坏人”留下了攻击的口实,那些求全责备者和“一小撮阶级敌人”沆瀣一气,一直诬蔑何院士“不务正业”、“滥竽充数”、“除物理不懂,什么都懂”;甚至诽谤何院士的网页是“光屁股推磨——转着圈儿丢人”、“光屁股打灯笼——亮臊”、“光屁股上联合国——满世界献丑”;并戏称其名字应改为“何知羞”。这完全是“恶毒攻击”。 
    再看一下“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的何院士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什么地位: 将关键词“两弹一星元勋”输入任意搜索引擎,立即可查到:“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钱骥,姚桐斌,赵九章,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周光召,杨嘉墀,陈能宽,陈芳允,吴自良,任新民,孙家栋,朱光亚,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郭永怀。 
    十分不幸,名单上没有何院士的大名。一项重大科技事业充其量能有几个人可称得上“理论开拓者”呢?“两弹一星”元勋数量已多达23名,竟还没有囊括“理论开拓者” 何院士。可见“理论开拓者”这个模糊概念的外延之大,足以使人们想起那个把行政领导、宣传干事、描图员甚至厨师都算作科技成果功勋的年代。 
    不过,何院士凭借在中宣部工作了五年和在中科院抓党政工作多年的丰富经验,经“后续努力”,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那些不重视宣传和“包装”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更为惊人的是,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钱学森先生,现在已成了《何祚庥同志反伪科学英雄事迹》中的反面人物,在多种场合被用来反衬何院士的英明伟大。何院士频频在大、中院校作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报告,每当他眉飞色舞地大讲特讲自己是如何同那个“坚决支持伪气功的大科学家”作斗争的动人事迹时,人们已搞不清在《何氏词典》中的“人、事、学问”是如何定义的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趁机“诽谤” 何院士,说他的报告一贯文不对题,应当把题目改为《作孽,做秀,做学贼》才合适,又戏称其名字应改为“何作秀”。 
    政治打手何祚庥 
    自解放初一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陆在学术领域发动的批判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波及到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从学生时代就热衷于“自然科学的阶级性”的何祚庥,在这些学术批判运动中当然如鱼得水,十分活跃。多年来,他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纵横驰骋,横扫自然科学各学科“牛鬼蛇神”;他的许多大作,其威力之狂烈,气势之凶猛,棍法之娴熟,令人们至今难以忘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何祚庥向来就是个典型的以政治帽子棒杀科学的政治打手。 
    且举以下几例: 
    1、 1952~1953年:批“摩根基因遗传学说” 
    在前苏联有一个李森科事件。李森科认为新种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飞跃而成为与母种截然不同的种。在遗传和育种问题上,他从30年代起就反对“摩根基因遗传学说”,并将其贴上“资产阶级科学”的标签。李森科由于得到斯大林的信任而飞黄腾达。苏联一批有才华的生物学家因此受牵连,惨遭迫害。当时的中国也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批判基因学说的运动,大力宣扬李森科一派的“米丘林生物科学”,科学真理成为政治干预的牺牲品。何祚庥等在“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大旗下高唱“米丘林生物科学是自觉而彻底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生物科学的伟大成就”(见3),对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摩根的学生)发动围剿,谈家桢不得不违心地为自己坚持摩根的学说而做了检讨,使我国的生物学家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见4、5),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国外生物学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1958年:批“共振论” 
    本世纪初发现苯的克库勒模型以来,数十年一直未能对苯的化学结构给予合理的解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泡利提出“共振论”概念,合理的阐述了苯的化学结构,此为量子力学在化学结构学的开始。何祚庥等认为“不是无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指责克库勒模型的学说是“阶级调和论在科学界的反映”,成百的结构化学专家因此受株连而检查“资产阶级立场”,中国量子力学研究因此受到严重冲击而长时间中断 (见5)。 
    3、 1965年:批“控制论” 
    著名犹太裔学者维纳(曾在清华任教,是何祚庥的校友)在有关控制论的著作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来表明他的观点:二战时期,高射炮对敌机的命中率非常之低,因此盟军方面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对此进行攻关。研究发现,老鹰在捕捉兔子是很少失手,这是因为,老鹰脑子中有一套反馈闭环系统,能根据兔子的方位、速度不断调整自己的飞行路线,直至成功。将类似的系统装在高射炮上,使命中率大为提高。由此维纳认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一定的共性。何祚庥认为阶级之间尚不能调和,何况生物与非生物乎?何祚庥等人用简单的“阶级调和论”等武器就把多位科学家斩于马下(见4)。   

    4、对唐孝威的论战 
    中国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然而,历史上我们曾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何祚庥在其中也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唐孝威院士现在是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70年代末,领导中国向西方派出的第一个高能物理科学实验组,来到德国汉堡进行国际合作研究,他在那里结识了日本的小柴昌俊。两人对质子衰变实验都产生浓厚兴趣,回国后打算继续合作,由于需要高山环境,实验准备在中国进行。然而,由于何祚庥等人对唐孝威的“自然科学的阶级性”论战,中国政府没有批准这个项目。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时候,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何景棠研究员 (唐孝威的学生)正在美国做访问研究。当他看到日本的小柴昌俊赫然出现在获奖人名单中时,挥之不去的中国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痛苦涌入他的心潮。他的那篇《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见7) 
    讲述了这段20年前的往事。当年在关键时刻,何祚庥在《物理》杂志上攻击唐孝威的质子衰变研究,是违反了能量守恒,无异于说唐孝威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直接影响了有关部门领导作出不支持实验的决策 (见。 
    5、“层子模型”:对刘耀阳的论战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大奖的“层子模型”是何祚庥一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根据毛泽东“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创立的一个基本粒子的模型理论,带有当时很强的政治色彩。现在我们知道,“层子模型”的指导思想与盖尔曼的“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夸克模型”是对着干的,盖尔曼因“夸克模型”获得诺贝尔奖。但我们现在把这条界线隐盖了,干脆把“层子”说成是“夸克”。据《科技日报》报导,中国科技大学很有才华的理论物理学家刘耀阳,在1964年他还是年轻教师时,就坚持物质“不是无限可分”而取得了与盖尔曼“夸克模型”相似的成果。应该说刘耀阳有很好的获诺贝尔奖的条件,但刘耀阳获奖的机会被扼杀了,他的论文只能象征地作为是对“物质无限可分说”的争鸣,摘要发表在国家一份刊物的末尾 (见9)。 
    何祚庥积极鼓吹不仅层子是存在的,而且层子下面有“亚层子”,“亚层子”下面有“无子”,“无子”下面有“前子”,“前子”下面有“毛子”,等等。“无子”即无产阶级子,“前子”即前进子,“毛子”即毛泽东子。这些“子”们是否真的存在,虽然目前还没有结论,但应当说,这些“子”的名称确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光辉。 

    按照波谱尔的分界标准,“物质无限可分”这个命题根本无法证伪,因而只能是伪科学。但何祚庥的工作得到了我国政府的承认,“层子模型”的论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这也是现在有关他的报导中常常提到的所谓重大贡献。事实上,原来是个“伪科学”。 

    以上是何祚庥在自然科学领域参与的一些批判运动,但他并不完全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他不懂建筑,不懂美学,更不懂古城文化保护,只因为坚信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抡起大棒大打出手,把个学贯中西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气了个半死。 
    投机“反伪科学”的何祚庥 
      文革后,时代变了,那种以革命口号代替科学,用谎言欺骗和麻醉人民,用革命理论指导科学研究的做法渐渐过时了。   90年代各行各业都在乘乱发财,国有资产大量流入个人和小集体腰包。大陆引进的高能对撞机项目,使物理学界初尝甜头。这套设备除了装门面之外,对于实际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效益,今后恐怕也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但是,由于这个项目,高能物理所盖了办公楼和宿舍楼,解决了住房问题,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于是,何祚庥大力倡导一个“τ—C工厂项目”,这是一种比电子对撞机更高一为了引进这个项目,当时国家拨付了500万人民币的预研究经费,物理学家一班人乘机遨游美国,一时好不风光。 
    但不巧天津大学的崔君达教授从理论上对层子的存在提出了一点异议,结果在 1996年引发了中国物理学史的一场大规模的意识形态运动,何祚庥作为核心人物组织了大量的物理学家甚至文学家加盟,动员了《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大批媒体参战,对崔君达先生进行打压和围剿,何祚麻说崔教授的“复合时空论”是“病态科学”,崔教授是“病态科学家”。并于1996年9月2日将此发言稿发表于《科技日报》上(见10) 
    。最后,大陆最高层招回扬振宁、丁肇中进行咨询,经过慎重和广泛的咨询研究论证后决定:τ—C工厂项目枪毙!毕竟是90年代了,何祚庥用棍子打人的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行不通了。何祚庥或许意识到,时代变了,搞伪科学已经没有出路了,如果说“层子学”是一种伪科学的话,那么,自从“τ—C工厂”被枪毙后,何祚庥就从搞伪科学转而反伪科学,这实在是一种大彻大悟,一种立场的转变,一种世界观的飞跃!因为他十分清楚,在科学领域里他实在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科学的飞速发展,他的那点可怜知识吹到天上也就是科普水平,况且早已陈旧老化腐朽不堪。在理论科学的领域里永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老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爬行没有什么意思,炒炒革命新闻虽然可以蒙蒙外行人,但在行业内终究得不到承认,再说,用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搞科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何祚庥这辈子根本不可能把何祚庥这个名字写进物理学史,当然如果有人要编撰一部《伪物理学史》或者《意识形态物理学》的话,他的名字一定是少不了的。 
    应当在沉沦中崛起!应当把失败当作力量,他或许这样告戒自己,何祚庥的特长在于搞意识形态的斗争。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兴风作浪,浑水摸鱼,这就是他的优势啊!他深刻铭记着“人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这条语录。  于是,这些年来,何祚庥院士领衔发起了波澜壮阔的“捍卫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的意识形态运动,成立了一个叫做“捍卫科学尊严委员会”的非法人组织,并当之无愧地成为该运动的精神领袖。 
      我们看到,何院士人老心红,战士风采依旧,棍法依然娴熟,他又熟练地炒做起小报,操纵起舆论,每一次政协会上,小报记者就象苍蝇一样围绕着他。这些年来,他总是不辞辛苦,精心收集、编造、剪贴、拼凑材料,在政协会上搞提案,虽然每一次调查下来都证明他的提案所依据的事实有些不太真实,但何院士还是兢兢业业地制造他的提案。例如,何祚庥制造的王洪成水变油伪科学案件,早已平反,但他还是经常当作他的成就在炫耀,关于所谓“水变油”,国外在研究,中国科学院也有项目组在研究,在哈尔宾有一条公交线的车就是用水变的油作为燃料。但何祚庥最明白,媒体炒做不在乎真实,而在于气势,深明此道呀! 
      几十年来,无论政治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何祚庥总是跟得很紧,无论在文革前、文革中、还是文革后,何祚庥都很吃香。在科学家面前,他是政治家,在政治家面前他是科学家,他总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与时俱进的何大师 
    新华社在“何祚庥简介”中特别提到他“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后来“关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新华社罗列的主要著作,除了“用马列主义哲学分析物理现象”之类的外,就是“反伪科学论战”和 “批判”的报告集 (见11)。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对何祚庥的介绍倒是用了“著名”二字,不过,说的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了 100 多篇科学论文。”可见“著名”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不是理论物理学家 (见12)。可以这么说,何祚庥对物理学家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来说他又是物理学家,这正是他“得天独厚”的地方。 
    说何祚庥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是算名副其实的。仅1961-1964年间,他就在大名鼎鼎的《红旗》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而且,他的一生基本上是紧跟政治气候,提出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指导科学研究,最近与时俱进到大谈“三个代表”。 
    在中科院量子力学研讨会上创造性地提出“量子力学的运动规律符合三个代表精神”(见13)。 
    2003年10月,何祚庥在《光明日报》上撰文“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当然指三个代表的中的“先进生产力”),他一下子就否定了他用了几十年的“阶级分析方法”,认为早就该用生产力来分析了,他说:“即使在革命战争时期,阶级的划分、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的。”“我觉得学习十六大报告就要学会‘生产力分析’方法,尤其是贯穿于其中的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之间斗争的思维模式。”(见14) 
    多少年过去了,咱们的何院士依然是满嘴的“斗争”模式!真让人不明白,一百年来,没有得到“马列主义”和“三个代表”的光辉照耀、雨露滋润的西方国家,是如何“偶然”地在科学上取得巨大进步的呢?! 

    最令科学工作者反感的是,他那种用国家领导人的话开头,用国家领导人的话结尾的作风,离真正的科学家太远了,大家不妨自己去拜读一下何院士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见14)。 

    何祚庥并不太懂得生物原理、伦理学说和克隆技术的具体细节,只为响应 “三个代表”,就要成为我国公开支持克隆人(是人!不是羊!)的中华第一院士。为此他声称“如果我30岁,克隆几个小何祚庥,就算我儿子吧,如果我70岁,那我就多几个孙子。” (见15) 真不愧是“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何祚庥现象”和何祚庥的处世秘诀 
    其实,像何祚庥这种类型的人,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存在。在低层社会,此类人物表现为信口开河,学一当十,连猜带蒙,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好为人师。一般总能获得一个滑稽的绰号,无非是“赵大忽悠、钱大吹,孙大侃子、李大掰”之类。但由于活动范围有限,时间一长,这些人就难免暴露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本质,以至成为当地人的笑料。但何祚庥却能身经数朝,长盛不衰。虽一生未在自己所学专业有所建树,却能在几乎所有其他领域充当权威和裁判,大有包打天下之势。这本是古今天下奇闻怪事,但我们的各级政府和网络一代却习以为常。我们不得不将此现象称为“何祚庥现象”。 
    在一个没有伟人、没有英雄的平庸时代,“何祚庥现象”或许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又是这个时代的象征。“适者生存”,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在我们这个早已形成“逆向淘汰”机制的政治生态大系统中,依附于政治的科学生态系统,必然也在演绎着同样的自然选择法则。在政界,何祚庥科学知识纵横百科,口若悬河。因而被误认为“著名科学家”;在学界,何祚庥政治理论涉猎诸家,妙语连珠。因而被误认为“著名政治家”。随机应变,左右逢源,上能见风使舵,媚君邀宠;下能逢场作戏,哗众取宠,是何祚庥能够立于不衰不败之地的处世秘诀。 

    参考资料: 
    1.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http://bbs.yannan.cn/viewthread.php?tid=75217&fpage=1&filter= 
    2.何祚庥同志思想研究!! 
    http://www.ltsky.com/znqg/znzj/1319/1/565.html 
    3。何祚庥小传: 

    http://xys.dxiong.com/xys/ebooks/others/history/contemporary/He 
    zuoxiu2.txt 
    (文中提到3篇高水平论文) 
    ※“Search for new massive particles in cosmic rays”,Hesheng Chen, 
    Changjiang Dai, Linkai Ding, Yanan Guo, Anxiang Huo, Cailiu Jing, Haohuai 
    Kuang, Haitao Liu, Changquan Shen, Huayi Sheng, Zhiguo Yao, Zhongqiang Yu, 

    Qingqi Zhu, Chengrui Ching, Tsohsiu Ho, Chongshou Gao, Phys. Rep. 282 (1997) 
    ※“Operator Expansion Method And Nuclear Beta-Beta-Decay”, By X.R. Wu, M. Hirsch, H.V. Klapdor-Kleingrothaus (Heidelberg, 

    Max Planck 
    Inst.), Cheng-Rui Ching, Tso-Hsiu Ho,Phys.Rept.242:403-422,1994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Neutrino Mass : A Critical Status- 

    Report”,Ching 
    CR, Ho TH,Physics Reports, V. 112(#1) Pp. 1-51,1984 
    4。《为坚持生物科学的米丘林方向而斗争》(1952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5。投机者于光远、何祚庥: 
    http://xinsheng.net/xs/articles/gb/2001/2/18/4320.htm 
    http://www.ncn.org/zwgInfo/9907-1b/37-210b.htm 
    6。李森科事件的影响:http://www.kepu.com.cn/gb/forum/tougao/lisen/200207160082 
    .html 
    7。何景棠: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http://www.cas.ac.cn/html/Dir/2 
    003/07/02/6480.htm 
    http://www.linlins.com/fame/20030801141415.shtml 
    8。美国中文电视报导: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http://www.usctv.comc 
    14.htm 
    9。王德奎:毛泽东主席与物质无限可分说 
    http://www.gmdaily.com.cn/blqs/b ... w/2003-02-07-26-EB5 
    94E686669C30348256D660011E418?OpenDocument 
    10。夸克之谜:http://fxwl.myrice.com/science/wlqy/007.htm 
    11。何祚庥简介(新华社):http://www.zhengqing.net.cn/2002-06/03/content_421368.h 
    tm 
    12。理论物理专业研究方向介绍:http://www.itp.ac.cn/english/itp/jiaoyu/JY.html 
    13。小鳅兴大浪:http:// /gb/3/3/19288380.htm 
    14。何祚庥: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http://www.cas.ac.cn/html/Dir/2003/10/15/25 
    60.htm 
    15。何祚庥—中国首个公开支持克隆人的院士: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2/12/20/4322.htm

    阅读全文(63) | 回复(0) | 引用(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