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847]

  • 电话号码预测[232459]

  • 黄大仙神签[174796]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502]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811]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69]

  • 姓名评分程序[88424]

  • 周公解梦全书[82696]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827]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209]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91]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65]

  • 无为而治 【…[5306]

  • 心灵的花园[6447]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700]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127]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70]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93]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87]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59]

  •  
      论主体与客体       
    论主体与客体
    [ 作者:高人    转贴自:网络资料    点击数:3453    文章录入:云中子

        主体与客体,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
        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意识性是人之所以具有能动性的重要根据。主体的意识,包括关于对象的意识和主体的自我意识。
        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整个世界则是人改造和认识的对象,也就是“客体”。所以人同世界的关系,只有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才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去揭示人同世界之间的现实关系。

        所以我今天和大家讲下一个大问题,“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想分四个问题来和大家谈。
        第一个,首先来谈一下“我”与主客体关系。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我”与主客体的关系,它是以多种多样的“中介”构成的,所以第二个问题来谈“中介”与主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以主体的社会性为前提的,所以我谈第三个小问题,就是“主体际”或者说“主体间”与主客体关系。
        主体自身不仅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存在,而且是一个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存在,是一个意识到我与世界的关系的存在,也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所以我们最后谈第四个小问题,“主体”的“自我意识”。

        一 “我”与主客体关系

      “我”与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关系”性的存在:离开“主体”,即无所谓“客体”,离开“客体”,亦无所谓“主体”。这个道理是易于理解的。但是,为什么只有人与世界之间才发生主客体关系?这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哲学问题。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

        “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因为整个的世界就处于普遍的联系和永恒的发展之中。但是,要使“关系”作为“关系”而存在,就必须以“我”的存在为前提,就必须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以,无“我”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动物之间、动物与他物之间的“关系”,既不存在作为“我”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对象”的“客体”,因而“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

      在以“我”的存在为前提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存在。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动物并无差别,因而他对他物的关系也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在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存在,即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历史的“结果”的存在。同样,在以“我”的存在为前提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客体”也不是与“主体”无关的自在的事物的存在。这种与主体无关的自在的事物并没有成为主体的对象,因而,也不是对“主体”而言的“客体”。
      
        所谓“客体”,它是在“主客体关系”中存在的,是作为被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存在的。

      主客体关系以“我”的存在为前提,这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先在性”。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注意,是“逻辑”的“先在性”。所谓“逻辑先在”,是说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而存在,而不是主体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即:只有在“逻辑”上肯定“我”作为“主体”而存在,才能够合乎逻辑地把“我”与“世界”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不能从“逻辑”上肯定“我”作为“主体”而存在,怎么能把“人”与“世界”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呢?

      自觉到“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对于我们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是: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我们就需要从“主体”的实践本性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深刻理解作为“客体”的世界的“二重化”;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我们就需要从“主体”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神话、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和哲学──出发去理解“属人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我们就需要从“主体”的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深刻地理解作为“客体”的“属人世界”的历史性。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深思的是,“我”与“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
      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你能不能说,狗同它吃的那个肉是主客体关系?你能不能说那个狼,它和它要吃的那个小羊是主客体关系?马克思说了,动物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怎么样?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以“我”为前提的。

      人同世界的关系,当然是先有地球后有人,没有地球就没有人,没有人当然就没有人的意识,这完全正确。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但是,把人同世界的关系,转换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人同世界的关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人同世界的“时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同世界的“逻辑”关系。在时间的意义上,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和结果,所以那个自然的世界对于人,具有一种“时间的先在性”。另一方面,当着人同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人同世界的关系,又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这就是人对世界的逻辑关系,人对世界具有“逻辑的先在性”。

      人同世界具有“时间”的和“逻辑”的双重的关系。
        主客关系,是以主体的先在性为前提的逻辑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的一种反思层面的理论的自觉。它是在反思的意义上成立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以主体作为“我”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我有关于我的自我意识,我才把我同世界之间把握为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构成了一种主体客体关系、主客关系。“关系”是以我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我的存在怎么能有“关系”呢?所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以主体的“逻辑的先在”为前提的。

      这个非常重要、非常难于理解。很多人就是这个问题不理解。他总是在“时间的先在性”上想问题,他没有一种逻辑的把握,哲学难懂就在这了。
        哲学不是一种表象思维,它是一种概念思维,但是它的概念的思维是有内容的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哲学是最具体的,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所以一般人都说哲学抽象,黑格尔说哲学是最具体的,最反对抽象的。但是问题在于,你理解的那个具体是表象的具体,而我们说的是思想的具体、概念的具体,这个是不一样的。你只有达到概念的具体、思想的具体,你才能够真正地把握到作为对象的事物。
        马克思说,任何事物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这都是在反思当中成立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反思的意义上去理解逻辑关系。这是最难的。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逻辑的先在”的关系。我作为主体,对于我的客体,具有一种逻辑的先在性,这才构成了一种主客关系。那么这个主客关系呀,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
        如果我们把主客关系诉诸人同世界的关系,它能展开多少关系?
        首先是形成人同自然之间的主客关系。我作为主体,自然作为客体,构成我同自然的主客关系。同样,整个的社会存在都是我的客体,构成一个我与社会之间的主客关系。
        社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主客关系又构成一个什么关系了?我与历史的关系么。现在大家天天说,要自我实现,实现自我,那什么是自我?这又构成了一个我与自我的关系么。

      如果换个角度,看看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历史、人对自我的关系中,都包括哪些内容,那么,我们又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关系:
        第一种是我们经常讲的,实践的关系。
        人同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不管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历史、人对自我,都有一种实践的关系。那么在实践的关系里边,它还蕴含着三种基本关系,认知的关系、价值的关系和审美的关系。
        因此作为第一个问题,“我”与主客体关系,可以构成这样一个很复杂的关系和内容。

      从“我”出发,它才真实地构成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没有“我”的“逻辑先在”,就构不成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人同世界的关系。只有在我的逻辑的先在的意义上,人同世界的关系,才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体它才是人,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穿体”没有“自在”的意义,这又和那个“世界”不一样了。我们讲世界,讲“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但是没有“自在客体”。客体是在这个主客的逻辑关系当中构成的,离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了主客关系中的客体。这是值得深思的呀!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原来在讨论主客关系的时候,有的说是“自为的客体”,有的说是“自在的客体”。客体没有自在的,不能有自在的客体。客体是在主客关系当中构成的,没有以“我”的逻辑先在为前提的主客关系,就没有作为对象的客体。各种事物客观地、自在地存在着,但是,如果没有构成主体的对象,它们就不是作为客体而存在。客体是作为主体的对象而存在的。

      主客关系所具有的这种真实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种人同世界之间的非常丰富的关系。我们把它描述为人同自然、人同他人、人同社会、人同历史以及人同自我的关系。那么哲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其实就囊括在这里边了。
        哲学不就是要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么?

      这些关系在理论的意义上我们又对它作了一个概括,首先是所谓的实践关系。
        作为主客关系的实践关系,它蕴含的是什么问题?首先,它蕴含着人自身的两种尺度。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动物只有一个尺度,那就是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动物只有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因此它的存在,就是一种本能的适应自然界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生存的存在。
        那么由这你再来想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什么呢?
        人的实践活动是人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的固有的尺度的生命的活动,这才叫实践。
        实践它蕴含着两个尺度,一个是任何物种的尺度,所有物种,我按照那个动物的尺度,我按照那个植物的尺度,我按照那个无机存在的尺度,这就是任何东西的尺度。另一方面它又贯注的是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这就是人的需要、欲望、目的、世界图景,这就是人的内在的固有的尺度。
        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我们最终要达到的是什么?是每个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那不就是实现人的内在的固有的尺度么!把这两个尺度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当中,就构成了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了。
        合目的性是按照人固有的尺度,那么它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这就是合规律性。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不就是“合乎规律”地把世界变成“合乎目的”的世界吗?不就是把现实变成人所理想的现实吗?

      我们理解人同世界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就是这种实践关系。我们要从实践关系出发,去理解人对世界的全部的关系。这一点,是整个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最根本的地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句话,马克思一下子就点到这个题上了。
        他说,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事物、感性,而没有从人的主观的方面,从人的感性活动方面,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同上,第16页)
        就是说,你不要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个“世界”,而要从人的“主观的方面”,“感性活动的方面”,“人的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人同世界的关系。
        所以理解哲学,特别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这就是入手处。这就是把人同世界的关系理解为是一种实践的关系。我们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再来理解主客关系,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关系和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这也就是哲学所寻求的真善美!

        二 “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上面我们讲了“我”与主客体关系。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你能不能理解主客体关系中的以“我”为前提的逻辑先在性,是你能否在哲学的层面上去思考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前提。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够从“我”作为主体的丰富性出发,去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极为丰富的、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

      主客关系,当然它首先是一种实践关系,但是这种实践关系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
        它蕴含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内在地包含着认知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实践关系首先就包含着认知关系,包含着它要认识的那个客体。
        实践关系包含着价值关系,因为实践活动是从人的内在的固有的尺度出发,实现人的目的的活动,那么这正好体现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关系。
        同样,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实践关系也蕴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所以在这种以“我”为逻辑先在的主客关系当中,它蕴含着真善美!

        认知、价值和审美的丰富的关系,是以各种各样的“中介”来构成的。这就是我讲的第二个小问题,“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原来通行的哲学教科书,它在理解人同世界、主体同客体的关系的时候,有两个根本性的弊病:
        一个是离开“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而直接去断言世界的存在;
        另一个问题是离开“中介”去理解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他人、我与历史、我同自我的关系都是有“中介”的。这点大家想过没有?
        作为“自我”的那个“我”是怎么回事?是以文化作为中介的。
        以文化为中介,你才能够构成对于你自己的理解。没有文化的中介,你自己也理解不了你自己。琢磨琢磨这个道理。
        主客关系,非常重要的是这种“中介”的关系。主体同客体的关系,人同世界的关系,不是无中介的,而是有中介的。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于中介的反思,才构成主客关系;没有对于中介的反思,你构不成真正的主客关系。

      主体,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历史性的存在,文化性的存在,因此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精神活动、文化活动为中介而构成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

        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以“我”的存在为逻辑的前提,而且它是以“我”的“文化”、“历史”为中介的存在而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这点非常重要!要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它是以中介为基础的。没有中介,就没有现实的主客体关系。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主客关系的“中介”呢?我们还要从主体出发。
        因为主体,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文化性的存在。
        首先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主体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存在,首先是因为主体具有社会性。
        也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边,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上,第18页)
        什么叫人?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存在。人之为人,在于它有超越了自然性的社会性。如果他没有超越了自然性的社会性,人就不是人了。所以人能作为主体,首先在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构成主客体关系的首要中介。
      人的社会性不是一个凝固的、僵死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历史的展开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你说什么叫人?人就是超越其所是的存在。你这样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说有原始人、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当代人?我曾经写一本书,《现代教养》,你得有人的现代教养,你才是现代人。反过来说,你没有现代人的教养,你就不是现代人。
        人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存在,人是一种教育的产物。人不是一种毛坯状态的存在。我们现在为什么讲公民意识、公民道德?你只有承担了公民的权利、责任、义务,你才是现代人,你才能成为现代意义的主体!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它不是一个纯粹自然性的存在。而社会性的存在,在于它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社会性和历史性,变成了一种文化的内涵,所以人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这样来理解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我们再来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会发现“中介”环节了。

      那么中介环节是什么呢?中介环节就是人自身的生活的生命活动。生活的生命活动就是实践活动。这种人的实践活动,它沟通主体和客体,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两大方面来看它的中介性。

        首先,我们是以语言文化的世界为中介而沟通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但是,世界在人的语言之中。
        语言是人的世界的消极的界限,也是人的世界的积极的界限。
        世界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你看不看月亮,你看不看太阳,它都存在着的。对,这完全正确。
        但是,大家想一想,那个月亮、太阳之所以能够作为你的认识的客体或者对象而存在,是因为你有什么?
        你有月亮和太阳的观念!你如果没有月亮和太阳的观念,那么存在着的月亮和太阳对于你来说是什么呢?我举一个例子,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战争,争夺什么呢?石油!但是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在不知道石油为何物的时候,我们看那石油怎么样?看到石油吓得赶忙就跑了。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我们的语言构成的世界图景、文化的世界图景为中介的。这就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了。

      学习哲学都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但是,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这样一些正确的命题简单化了、庸俗化了。好像从实际出发就是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问题就在于,你没有相应的背景,那个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看不出来!
        大家都知道,你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你不能够认识那个物理客体,这个大家都懂。你真想认识这个社会,真想认识人,它同样是要有中介的。

        怎么认识社会?这需要以社会科学为中介。
        怎么认识人?这需要以人文学科为中介。
        你没有相应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为背景,你怎么认识这个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呢?大家想想这个道理。你没有社会科学理论,你能认识中国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吗?你能够理解市场经济的二重性么?你能够知道市场经济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么?大家琢磨琢磨呀。
        怎么从实际出发呀?从实际出发,当然要面对现实,但是还要有相应的理论背景去面对这个现实。你没有相应的理论背景怎么去面对现实?理论背景就是一种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所以我们才叫做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所“污染”。有了“中介”才构成了一种现实的主客体关系。

      以“中介”的观点看待主客体关系,首先可以启发我们重新理解“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总是把认识的主体与“理论”和“现实”割裂开来。
        以下述的方式去看待和解释“主体”与“理论”和“现实”的关系,即:“理论”是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真理”,“现实”也是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存在”,而认识的“主体”则成了“一无所有”的“感性存在”;只有当着“主体”进行认识活动的时候,才一方面以空白的头脑去观察与主体无关的“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另一方面又去寻找同样与主体无关的作为“客观真理”的“理论”;如果主体既能不受任何“偏见”的污染而以“白板”一样的头脑去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又能找到某种绝对正确的作为“客观真理”的“理论”去解释“现实”,那么,主体就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统一,就获得了科学的认识成果。

      这样的理解,首先是把“主体”当做了超历史的、抽象的存在,而没有理解任何时代的认识“主体”都是历史文化的存在;其次是把“理论”同“主体”割裂开来,似乎认识的主体能够没有任何“理论”而进行认识活动,似乎“理论”能够不通过主体的解释而去解释现实;再次是把“现实”同“主体”割裂开来,似乎“现实”对于任何认识者来说都是现成的、既定的认识对象,似乎认识者在无须任何“理论”的前提下都可以把任何“现实”作为认识的对象。
      以“中介”的观点去看待主客体关系,还会启发我们重新思考认识活动中的“理论”与“观察”的关系。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认识的对象作为“客体”,它是以“主体”的相应的“知识”或“理论”为前提的。
        我们知道,虽然X光片或心电图“客观”地存在着,但对于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的人,却是“存在着的无”,而无法构成“观察的对象”。同样,对于没有相应的物理的或化学的或生物的或天文知识的人来说,虽然某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或生物的或天文的事物存在着,却同样无法构成这些没有相应知识的人的“观察的对象”。黑格尔曾尖锐地提出,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概念,经验的对象就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它存在着,但对没有相应知识的人来说却是“无”。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会感到: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并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并不存在;对于科盲来说,爱因斯坦并不存在;对于只读明星轶闻、桃色事件、暴力凶杀的“文盲”来说,孔子与鲁迅,苏格拉底和黑格尔,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不存在。
        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9页)

      现代哲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哲学命题:“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
      
        这种“中介”观点的主客体关系理论告诉人们:在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能否成为观察的对象,它在何种程度或何种水平上成为观察的对象,它被怎样理解和解释,它被怎样改造与利用,是与主体所占有的理论以及主体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密不可分的。

        这种“中介”观点的哲学理论,对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人与世界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对于我们形成更为合理的世界观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样,这种“中介”观点的哲学理论,对于激发大家的学习渴望,对于大家掌握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 “主体际”与主客体关系

      人作为社会性存在而与世界发生主客体关系,因此,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主一主关系”即“主体间关系”或“主体际关系”。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总是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一客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主体间关系”。
        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双重化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一客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是互相作用、互相规定、互为中介的。
        作为“主体”的人并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个体间相互交往构成的“人类”。人是以“类”的方式与自然构成“主一客体关系”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的历史,也不仅仅是一个人自身的再生产的历史,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历史,这非常重要。恩格斯讲的两种生产理论,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一方面是人自身的再生产。那么同时我们就应该再引申出来,这种再生产就是一个生产关系乃至全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过程。所谓这种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一个“主体际”的再生产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原来把它简单化了,也就是离开“主体间”关系去看待主客体关系。
        其实,“我”之所以构成主体,是因为,“我”自身就是一种分裂,我既是我,我又是我们!我既是单数的存在,我又是复数的存在。我只有是“我们”,我才能够构成主体,我不作为“我们”,我构不成主体,这就叫“主体际”,或者说叫“主体间”。
        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大我,这个大我构成了一种极为错综复杂的我与我的关系──主体际关系!主体际关系构成了主客关系的逻辑关系的前提。换句话说,没有主体际的关系,不会有主客关系。

        这里,我首先从大家“熟知而非真知”的“概念”谈起。
      在人与世界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概念”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概念既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又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概念以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方式构成主体对客体的规定性的把握。
        因此,在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要以概念的方式去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又要以概念的方式去建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图景以及对世界的理想性、目的性要求。

        这表明,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和只能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世界的本质性、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解释,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思想中对世界的占有。
        概念是人在思想中构筑经验世界的方式,也是将思想中的世界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的社会遗传方式。
        概念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水库”,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梯”和“支撑点”。人们从历史上承继下来的各种概念体系,直接地和深层地制约着和规范着人们的历史性创造活动,制约着和规范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每个人的自我理解。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概念的形成、演化、变革、更新和发展的历史。
        这表明,人通过“概念世界”即“历史文化水库”而实现了主体之间的沟通,并实现了人对世界的观念把握。“主体间关系”与“主─客体关系”,在人对世界的观念把握中是统一的。

      现在很多哲学界的朋友们讨论交往实践,突现了交往实践的问题。
        而任何问题的提出,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当着你仔细地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只有在解决问题的条件具备的时候它才会被提出来。
        现在为什么凸显了主体际关系?大家想一想,我们把今天的时代称做什么?“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么!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合作更为突出和重要了!
        同样,我们也具有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条件了!现在我们再来思考这个主客关系的时候,就会非常注意地思考“主体际”关系。

        四 主体的自我意识

      主客关系,是以人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为前提的。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一种主体的自我意识,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确认和肯定“我”的主体地位的意识。

      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立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等等。
        然而,如果深究这些主体的自我意识,我们就会发现,蕴含在这些主体自我意识中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自我意识。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自身存在的“意义”,就会如何理解和对待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

      人是现实的存在,但人又总是不满意和不满足于自己的现实,总是渴望把现实变为人的理想的现实。就此而言,主体的自我意识,总是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理想性维度。这种意识活动的理想性维度,激发起人的求知、求善、求美的渴望,并以“目的性”而推动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以“实践”的方式去创造理想的现实。

      从“意义”的视角去看主体的自我意识,我们就会看到,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自觉到“我”的存在与价值的意识,是确认和肯定“我”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的意识,是以“意义”的尺度去反思和评价“我”的存在价值的意识。“我”自觉到“我”是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主体,“我”以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塑造自己的人生,因此“我”要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承担责任,并要以自我意识到的“意义”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主体的自我意识,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塑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反思等形式,来形成关于生活“意义”的自我理解。

      主体的自我感觉就是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德国诗人海涅曾经饱含激情地写道:“一个人的命运难道不像一代人的命运一样珍贵吗?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他同生同死的完整世界,每一座墓碑下都有一部这个世界的历史。”(参见科恩著:《自我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6页)
        每个人都是首先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才会进而去探寻和追求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近代哲学所说的“人的发现”,首先便是人的自我感觉的发现,即在人的自我感觉中形成“我是主体”的主体自我意识。

      主体的自我感觉,是在自我观察和自我体验中不断强化的。观察和体验自己的言语、思想和行为,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喜悦、愤怒和悲哀,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好恶、选择和追求,会使人更强烈地感觉到自我作为主体的存在。主体在对是非、荣辱、福祸、进退、成败、生死等等的自我体验中,会升华对生活“意义”的反省,也会形成较为系统的关于人生的反思的思想。

      主体对生活“意义”的反省,更为深切地表现在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之中。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并做出这样的论证:“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7—158页)
        毫无疑问,帕斯卡尔把人的伟大仅仅归结为思想,这显然是片面的;但是,这种关于人的自我分析,却有力地撞击了人们的理论思维,促使人们深切地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有生的追求,而且在于有死的自觉。面对自觉到的而又无可逃避的死亡,人会强烈地体验到自我存在的感觉。自觉到死亡这个无可逃避的归宿,便是对人生之旅有限的自觉,因而也就成为对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追问与追求,强化了自我存在的感觉与体验。培根说:“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希冀死亡,忧伤之心奔赴死亡,恐怖之心凝神于死亡。”体验自我对是非、荣辱、祸福、进退、成败、生死的感受,会强化自我存在的感觉。

      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会使人发现真实的自我,并进而去塑造理想的自我。
      自我塑造和自我超越是自我感觉的升华和自我意识的实现。
        有的西方学者曾这样谈论现代化的问题: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人的行为模式由指定性行为转变为选择性行为的过程,也就是人的行为模式由世代相袭的行为规范为指导转变为以理性的思考为基础的过程。
        不管究竟应当怎样评价这种观点,但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总是要求人们必须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去塑造自己和超越自己。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家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树立个人的能力本位观念、自主自立观念、平等竞争观念、开拓进取观念,以代替权本位观念、依附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和保守观念。
     
        塑造自我,就是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的才智能力、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超越自我、则是自我塑造的不断升华,使自我获得更加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并把自己塑造成为更加理想化的存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主体对“意义”的自我反思,并不是孤立的对“自我”的反思,而是对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历史、自我与他人的诸种“关系”的反思。正是在种种“关系”的自我反思中,主体形成了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自我意识。

     

     

  • 上一篇文章: 风风雨雨九十年,以人为本最重要

  • 下一篇文章: 认识的第一要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