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 梅花易数对地震的…[5370]

  • 梅花易数专集[24934]

  • 梅花易数资料[7004]

  • 某司机失踪卦例[4755]

  •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858]

  • 电话号码预测[232466]

  • 黄大仙神签[174805]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514]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820]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79]

  • 姓名评分程序[88431]

  • 周公解梦全书[82706]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830]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220]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95]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71]

  • 无为而治 【…[5312]

  • 心灵的花园[6457]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704]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132]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76]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98]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93]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66]

  •  
      周易象数与射覆       
    周易象数与射覆
    [ 作者:云中子    转贴自:自创    点击数:21644    文章录入:云中子

    周易象数与射覆
     
    (本版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射覆是古代一种高超而有趣的游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射覆就是随便将一种物件(或多个同类物)隐藏,让射者通过占筮(或气功遥感)等途径,指出所藏者究竟是什么东西。
      射覆历史悠久。《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人暗射之,故云射覆),置守宫(壁虎)盂下,射之,都不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著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蛇又有足,跋跋脉脉善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象东方朔等这样的射覆大家历史上不少,三国时的官辂,晋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萧绎、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记载的一代名流,其流传的许多筮例值得研究。易起源于卜筮,易之义理与象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即“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从寻常的设卦现象之射覆入手,因小见大、由浅入深、借简探玄,对易学的研究会有积极的意义。

        一、射覆的原理--宇宙全息


      生物全息论已为现代科学所证明,宇宙全息论这一科学、哲学理论也正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按照宇宙全息论的观点: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具有四维立体全息性;同一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时间与空间、抽象的意识、概念数字与具体的事物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关系。《周易》中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卦象及其理论,就揭示了宇宙这个万物一体的大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全息性,把握了万事万物及每个整体与各个局部相互关联、对应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不仅表现在四时流传、月转星移等宏观方面,而且表现在各个细小的方面。如八卦卦象,不仅表现了宇宙万物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基本表演规律,还从具体的物类、对象、方向、位置、形状、颜色、气味乃至动作、转换过程等诸方面进行了归纳。卦象能把一切综合所成的状态清楚地反映出来,人们通过卦象便能把状态的各个细部还原出来。通过占卦而射覆就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乍看起来,射覆无任何规律,所覆之物从一枚钱币到一只小虫子,从一根山鸡毛到一片小树叶,都有可能性,没有任何明显的参数可供推测,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都不会发生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猜不着,即使猜着了,也是碰上的,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在这种游戏上都不起作用。但是自古以来,易学家喜欢射覆,通过起卦现象推测出来,象三四时管辂,射覆竟是“百发百中”,什么原理?就是如上所述全息理论。宇宙中万事万物与时空、空间及人的意识、思维都是全息的,沟通、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数。某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什么次序、什么情况下隐藏什以东西,是受易理所阐述的规律性制约的;因此,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产生的卦象与特定的事物是相通的。正是如此,《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现代人也因此称《周易》为“宇宙代数字”。也正因为这样,对历代易学者来说,射覆已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是验证及推敲易理的一种思维技术,所谓“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系辞.上》),宋代易学大师邵雍说:“观物戏验者,虽云无益于世,学者于此验数而知圣人作易之灵耳。物之于世必有数焉。故,天圆地方,物之形也;天玄地黄,物之色也;天动地静,物之性也;天上地下,物之位也”(《梅花易数.观物玄妙歌诀》)。

        二、射覆的基础--周易卦象


      “易”的产生是古人从对宇宙万事万物的观察分析、综合提炼入手,通过抽象的卦象,概括归纳为宇宙图式、宇宙代数,以表述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故《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占筮则是一种在不同层次上的从抽象卦象列具体事物的衍绎过程,而卦象就是归纳和推衍过程的“中介”。所谓“八卦成例,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所以,射覆的基础就是没卦而成的卦象,“象者,易之本也。”
      《周易》的取象很多,主要有“八卦之象”,“六十四卦卦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几种,这些取象对射覆占断起着直接的、决定的作用。

      (一)八卦之象
      八卦是《周易》中基本的卦象,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朱熹《周易本义》中编的《八卦取象歌》是:“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三个“一”、“--”符号组成,“一”是阳爻,“--”称阴爻。爻分阴阳,就给占筮中由爻画组成的卦及其变化,赋予了万物的属性、结构、联系、变化的丰富而复杂的含义,使占筮具备了高度概括和象征的功能。因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产生、决定的,阴阳三爻作为卦象的基本因素,反映了卦象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全息关系,所以《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及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由阴阳二仪而生四象,四象而后成八卦。
      八卦产生后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宇宙大象,除此外八卦还分别代表了万事万物的情貌,正因为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全息关系以八卦为媒介,所以射覆才有依据可循,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指的这一规律。现将八卦平常主要物象体系整理如下:
      八卦物象体系

        乾(五行属金)
      1、形状、形态:
      圆的、充实的、坚硬的、精致的、完美无缺的、高档的、光泽的、转圈的。
      2、颜色:
      大赤、金黄、白。
      2、数象:
      一、六、四、九、百。
      4、味道:
      辛辣
      5、动物:
      龙、马、象、狮、天鹅等。
      6、静物:
      金钱(硬币)、金玉珠宝、玛瑙、宝物珍器、钟表、镜子、眼镜、古董、文物、首饰。神物、小米、木果、瓜、腊肉、帽子、冰、雹等。

        坤(五行属土)
      1、形状、状态
      柔较的、平常的、方形的、众多的、虚空的、粉状的、复杂的、
      2、颜色
      黄、灰白
      3、数象
      二、八、五、十、万
      4、味道
      甜
      5、动物
      牛、母马、百禽(鸥、鸦、鸽等)、雌性动物、地下虫类、子母牛类。
      6、静物:
      衣服被褥、布帛制品、妇女用品,灰、土、水泥、砖、沙器、陶瓦制品,米、玉米、五谷杂粮、面粉、食品、肉类、饴糖,袋、包、箱子、塑料瓶、袋,纸张、书、文章、纸箱、大车、轿子,海绵、腐草、柄把等

        震(五行属木)
      1、形状、形态:
      外虚内实的,上虚下实的、上大下小的、有声有响的、粗糙的、移动滑行的。
      2、颜色
      青、绿
      3、数象
      三、四、八。
      4、味道
        酸
      5、动物:
      龙、善鸣异足之马、驼、鹿、鹰、鹤、鹄、白鹭、云雀、金丝雀等善呜之鸟,蜂、蚂蚱等百虫。
      6、静物
      鲜花、嫩芽、绿叶、蔬菜、竹子、芦苇等多节之物、树木、柴草,青绿色之物,乐器、音响、电话、广播、闹钟、鼓、鞭炮,车类、大炮、长枪、剑,裙子、裤子,蹄、筋、鲜肉,仰盂、碗等。

        巽(五行属木)
      1、形状、形态
      直的、长形的、条形的、薄形的、细长的、飘动的、轻的、浮的、上粗下细(尖)的、所态的、精巧的、细死致的、外刚内柔的。
      2、颜色
      蓝、青、碧、洁白
      3、数象
      五、三、八、四
      4、味道
      酸、涩
      5、动物
      鸡。鸭、鹅、蛇、地虫(蚯蚓等)、山林禽虫,蝶、晴蜓、带鱼。鳝鱼等细长鱼。
      6、静物
      木类、木制品、竹叶、枝叶,白茅、兰花,纤维品、线、丝、绳子、麻,扇子类、刀爷类,蚊香、木香、香料、草药、中成药,杨柳、海带、香椿、臭椿,锥子,笔、旗杆,羽毛、腰带、气球、船类、床,长条桌柜、下面有口之器物等。

        坎(五行属水)
      1、形状、状态
      弯曲的、轮形的、弓形的、凹陷的、流动的、实芯的、有芯的、有孔的、外柔内硬的等。
      2、颜色
      黑、紫
      3、数象
      一、六
      4、味道
      咸
      5、动物
      鼠、猪、狐狸、水鸟、鱼类、水中之物、四足动物、养脊之马、脊椎动物等。
      6、静物
      酒、油、醋、酱油、饮料、药水、钢笔水、石油等液体物质,脂肪、染料、涂料,药品、毒物、盐、酒具、刑具、轮子、塑料胶圈、弓箭、汤盘,蒺藜、从棘,枣、梅子、李子、杏、桃等带核之物,计算器、磁盘、录音带、录相带、影蝶带、铁饼等圆形、弓形物等。

        离(五行属火)
      1、形状、形态
      美的、有花纹的、网状的,明亮的、发光的、发热的、干燥的,外硬内柔的、带壳的、外实内虚的、中间洼陷的,升发的、膨胀的等。
      2、颜色
      红、花色、斑驳、赤、
      3、数象
      三、二、七、九
      4、味道
      苦、辣
      5、动物
      鸟、雉、凤凰、孔雀、鹑等羽毛美丽的鸟类,金鱼、热带鱼、虾、蟹、螺、贝类、龟、鳖、飞鸟、萤火虫、变色龙等。
      6、静物
      字、画等美术品,报刊、杂志、各种图书、文书、信件、印章,影视等电器产品;照像机、摄影机、录像机、电影机、印刷机、复印机、打印机,货币(纸币)、股票、证券,广告、奖状、化妆品、花瓶、装饰品、标本,火柴、打火机、火炉,屏风、帘子、幕、旗帜、网袋、瓶类、笼,花、枫、胡芦、瓜瓢、干肉、果铺、燃烧物品,窗户,霓虹灯等。

        艮(五行属土)
      1、形状、状态
      块状的、硬的、静止的、上硬下软的、坚固的、稳定的。
      2、颜色
      黄、棕、棕黄、咖啡色
      3、数象
      七、五、十、八
      4、味道
      甜
      5、动物
      虎、狗、鼠、狼、熊、喜鹊、鹜、鹘等黔喙之物、爬虫类、昆虫、家畜等尾巴突出之动物。
      6、静物
      石块、土块、岩石、台阶、石碑、石刻,凳子、箱子、柜子、桌子、柜台、床、座位、门坎、阶梯、墙壁,伞、钱袋、鞋、手套,磁器、复杯(碗),硬木,硬果实,土生之瓜果、藤生之瓜果等。

         兑(五行属金)
      1、形状、形态
      破的、坏的、凹的、损旧的、可吃的、带口的、小的、碎的、金属的、上柔下刚的,被刀爷砍削的、机器加工过的等。
      2、颜色
      白
      3、数象
      二、四、九、七
      4、味道
      辛辣
      5、动物
      羊、豹、豺、猿猴、水鸟、鹭鸶、兔子、小动物、沼泽动物等。
      6、静物
      金属物、金属币、刀剑、剪子、带尖金属用具、铜钱,瓶子、罐子、酒盏、等带口之物,乐器、玩具,破损物、欠缺物、修理品、废物、无头物、石榴、胡桃、灌木、湿草等物。

      以上是按八卦属性大体对物类及其颜色、形态、状态、象数进行分类例举,从中可以看出各类事物间的同构联系。这些是射覆的基础。但是万物的复杂性,仅凭一个八卦之象而断其各方面的特点、概其全貌,这是不容易的。如只看一个乾卦,可断其为金属之物、圆物,也可断之为冰雹,还有可能是镜子、甚至是帽子等物,这些物品虽都具有乾卦的主要卦象特点,但还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却是乾卦象所不具备的,必须还要借助其他卦象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而由八卦进一步发展产生的六十四卦卦象更使物象具体化,使射覆在占断上有了更详细、明确的依据。

      (六十四卦卦象)
      八卦又叫“八经卦”,是由“--”、“—”二爻产生的“小成之卦”六十四卦相对而称为“别卦”,又叫“大成之卦”。单独的经卦不能占筮,占筮卦为“六画之卦”。正如《说卦》中所云:“易六画而成卦,易六位而成章。”
      六爻卦的生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古老的占筮法为主,用著草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经过此四营而为一变,经三变而成一爻,一爻一爻上加而成六爻,凡经十八变,即《系辞》上所说“十有八变而成卦”(具体方法详见于后)。所成六爻自下而上,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阳爻称“九”,以九为阳数也;阴爻称“六”,以六为阴数也。一个别卦的阳爻自下而上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自下而上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另一种是后来产生的两经卦上下重叠组合的起卦方法,又称“重卦”。重叠的上下两个经卦,下边的称“内卦”,上边的称“外卦”。春秋时期称内卦为“贞”,外卦为“悔”。宋代以后又有“体”、“用”之分。六十四卦即以每一经卦为内卦、其上配一经卦或每经卦为外卦、其下配一经卦而成。如以乾经卦为内卦,以坤经卦为外卦,重叠而成为泰卦;反之,以乾经卦为外卦,以坤经卦为内卦,重叠而成即为否卦。人们习惯在称六十四卦时,在卦名前冠以外卦和内卦的卦象,如泰卦,外坤为地,内乾为天,故泰卦称“地天泰”卦。六十四卦中,内外同由一经卦组成的重卦共有八个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称为八纯卦,俗称“卦头”。
      由两经卦两两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排列顺序有多种。《周易》中的排列顺序是:
      1、乾  2、坤  3、屯  4、蒙
      5、需  6、讼  7、师  8、比
      9、小畜 10、履  11、泰  12、否
      13、同人 14、大有 15、谦  16、豫
      17、随  18、蛊  19、临  20、观
      21、噬嗑 22、贲  23、剥  24、复
      25、无妄 26、大畜 27、颐  28、大过
      29、坎  30、离(以上为上经三十卦)
      31、咸  32、恒  33、遁  34、大壮
      35、晋  36、明夷 37、家人 38、睽
      39、蹇  40、解  41、损  42、益
      43、诀  44、女后 45、萃  46、升
      47、困  48、井  49、革  50、鼎
      51、震  52、艮  53、渐  54、归妹
      55、丰  56、旅  57、巽  58、兑
      59、涣  60、节  61、中孚 62、小过
      63、既济 64、未济(以上为下经三十四卦)


      查《周易》中六十四卦卦、爻辞即按这一顺序。
      另外,六十四卦以八纯卦为首定为八宫,每宫根据首卦从第一爻变起,变七次而产生七卦,与首卦组成每宫八个卦。其具体变法以坤宫为例:第一卦为坤纯卦,初爻变而成地雷复,为坤宫第二卦;复卦第二爻变面成地泽临,为坤宫第三卦;临卦第三爻变而成地天泰,为坤宫第四卦;泰卦第四爻变而成雷天大壮,为坤宫第五卦;大壮卦第五爻变而成泽天诀,为坤宫第六卦;诀卦再变,却不能向上变,因为每宫纯卦之上爻为宗,是根,所以只能向下退而变之,这样诀卦第四爻再变而成水天需,为坤宫第七卦,又称“游魂卦”;需卦再退而变之时,内三爻全变,以恢复纯卦内经卦之原貌,而成水地比,这是坤宫第八卦,又称“归魂卦”。其他七宫变法同此。
      八次的次序是以乾卦为首本着坎北、离南、震东、兑西的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排列,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也就是按的“文王八卦次序”(又称“后天八卦次序”)。其中,乾坎艮震又称阳四宫,巽离坤兑又称阴四宫。六十四卦在八宫的分配及次序如下:
      乾宫:乾、女后、遁、否、观、剥、晋、大有;
      坎宫: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
      艮宫: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
      震宫: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
      巽宫: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
      离宫: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
      坤宫:坤、复、临、泰、大壮、诀、需、比;
      兑宫: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
      以上叙述六十四卦的产生及有关的排列次序。可以看出六十四卦远比八经卦复杂的多了。六十四卦每卦都有了“群”象,每象都有了“群”义。即它对事物不只是含有重复的两种形象、两种意义,而且包含了多种事物形象和多种意义。如火天大有卦,不驻是金火相通,或者天上红日高升、万物普照、大有之象;还有中女、少女遇老翁之象;还有戈兵在外有害于内之象;还有“大车以载”之象;例象还有“同人于门”、“伏戎于莽”、“乘其塘”等象。从六爻来看:有天、有地、有人;纳甲而有五行、六亲(父母、兄弟、官鬼、妻财、子孙)及世应等象。对一个事物来说,它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这一事物的特点,如形状、状态、颜色、性质、功能等。例地天泰卦,对一个物件来说,不仅内圆外方、外柔内硬(乾为圆、为刚,坤为方、为柔),还有大赤(乾为大赤)、黄(坤为黄色)、青(互卦震为青色)等色;还表示外为布囊之物,内为金属之物等。所有这些都体现在“群”象、群义上。具体说来,六十四卦主要有“像形之象”、“大象之象”、“互体之象”、“爻位之象”、“倒象”、“错象”等,这些对射覆占断都至关重要。


      1、象形之象
      汉字是由古象形文字发展来的,八卦、六十四卦同样都有象形之意,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形文字,就是因为它是古人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作的。如离有网罟之形,兑有头上开口之象。颐,两端两阳,如人之上巴下巴,中央四阴又如牙齿,中空两实,为人口之象;上卦艮,艮止不动,下卦雷,震动不已,如人口之吃饭。所以卦辞说:“观颐,自求口实”。射覆如遇此类卦象可直接断为可食之物,这是卦如象形的妙处。再如鼎卦,其名之所以称为“鼎”,大概就是因为该卦六个爻画具有“鼎”之形象:初六爻两短横象“鼎”之足;九二、九三爻及九四爻为乾金而大象“鼎”之腹;六五爻象“鼎”耳,上九爻象“鼎”之铉。

      2、大象之象
      “大象之象”,即将一个六画之卦看作一个大经卦之象。如雷天大壮卦,整个卦象可看作为一个双画的大兑象,初九、九二爻作兑之初爻,九三。九四爻作兑之中爻,六五、上六爻作兑之上爻。这样再以兑卦之象而断物之形态、颜色等可令人出乎意外的准。其他的“大象之象”如地泽临卦可看作大震之象,天山遁卦为大巽之象,风地观卦可看作大艮之象,雷山小过卦可看作大坎之象,风泽中孚卦可看作大离之象。再如山雷颐卦也可看作大离之卦等等。

             3、爻位之象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四六爻组成,爻分阴阳,阴阳二爻在同一卦中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意向。《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天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亘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一卦之中,爻的位次从不同角度构成“三才之位”、“阴阳之位”和“贵贱之位”以及“社会认识诸像”。

     

        ⑴三才之位:
        六爻中五爻上爻为天位,三爻四爻为人位,初爻二爻为地位。《系辞》中说:“《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世,三才之道也。”

     

        ⑵阴阳之位:
        一卦之中的六个爻位分“阴位”、“阳位”,初爻、三爻、五爻称之“阳位”二爻、四爻、初爻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谓之“得位”或“得正”、“当位”,主吉利。反之为“失位”、“不得位”、或“不当位”,主不吉利。

        ⑶贵贱之位:
        六爻而分三才已含有高低贵贱之意。故《系辞·上》云:“天尊比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又说:“二与四(指爻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纬书“《乾凿度》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规定了六爻的贵贱之象:上爻为太庙,五爻为天子,四爻为诸侯,三爻为大夫,二爻为世人,初爻为庶民。这种贵贱爻象也是分析卦象及爻辞的依据。如顶卦(卦)九四爻辞云: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为:鼎足折断,把公爵盛在鼎中的珍馐美味打翻了,地上沾濡着流出的汤汁,故凶。因四爻位是诸侯,现代当于上公,所以说“覆公餗”。

     

        ⑷社会人事诸像:
        古人还将社会人事各方面的事,根据其地位、部位、距离、大小、轻重类别等的不同,分配到六爻之中去。如明代的《仆筮全书》中《六爻诸占定位表》如下(部分)

      事类   上爻   五爻   四爻   三爻   二爻   初爻
      天时    天     雨     雷     风     电     云
      天时    天     日月   虹     霞     露     雾
      国事    太庙   天子   公侯   大夫   士子   庶民
      家宅    祖宗   父     母     兄弟   妻妾   小口
      家宅    栋宇   人     门户   床     灶     井
      求谋    固事   官事   人事   家事   身事   心事
      疾病    头脑   心肝   肺   体骨足安 皮肉   五脏
      六畜    马     牛     羊      猪     犬     鸡
      出行    店舍   道路   车马    行李   伴侣   己身
      买卖    地头   店舍   中途    伴侣   己身   行货
      蚕桑    蚕     箔     桑      人      伴    种
      田禾    水     天     牛      人力    秧    种
      行人    地头   道路   户      门      身    足
      产育  公婆     稳婆   夫身    看生    胎胞    产妇
      斗殴  官司     刀枪   禅杖    拳手    骂詈    口舌
      盗贼  外省     外府   外县    街市    都里    家贼

        除此之外,六爻“纳甲”后还有十支、五行、六亲之象。“纳甲”理论是西汉易学家京房所创,从而形成了与先秦古典占筮不同的新的应用更为广泛的占筮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此暂不论述。

        关于六爻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承”、“乘”、“应”、“中”、“此”、“据”六种。
        ①“承”:是一种卦体中,若阳爻在上,阴爻在下,阴爻对于上面的阳爻就是承德关系。如山风蛊卦(卦),初六爻承九而爻,六五爻承上久爻。六五爻辞云:“干父之蛊,用誉。”《周易集解》引荀爽注:“承阳有实,用斯于事,荣誉之道也。”另外,若一卦之中,一阴爻在下数或数阴爻在下一阳爻在上都谓之承。如山地剥(卦)卦位五阴承一阳,天风姤(卦)卦位一阴承五阳。

        ②“乘”:是指以卦体之中,若阴爻在上,阴爻在下,则阴爻对下面的阳爻就是“乘”的关系。在火雷噬嗑(卦)卦,六二爻“乘”初九爻,简称“二乘初。”所以《象》说:“噬肤以鼻,乘刚也”。此外,几个阴爻都在一阳爻之上都谓之乘。如地雷复卦(卦)为五阴乘阳。

        ③“应”:是指六爻卦中内卦和外卦的初爻与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的呼应关系。《易经·乾凿度》云:“三画以下为地,四画以上为天”。“动于地之下则应于天之下,动于地之中则应于天之中,动于地之上则应与天之上”。因为相应两爻的爻位,一为阴位,一为阳位,所以相应的爻必须一为阳爻一为阴爻才是吉利的。如地择临卦(g),初九爻:“咸临,贞吉”。虞翻注谓:“得正应四,故贞吉也”。即:初九爻居阳位“得正”于六四阴爻居应位相应,所以“贞吉”。

        ④“中”:又称为“居中”、“得中”、“处中”。是指一卦体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在内经卦和中外经中都处于中位。由于“得中”,所以无论得位与否,都会“无咎”。如风地关卦(G),九五爻辞:“处中”而无咎。而山风蛊卦(g),九二爻处阴位,本为失位,但因得中,故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⑤“比”是指一卦体中相邻二爻关系,相比的两个爻一阴一阳为吉。如此卦(g),六四爻,“外币之贞吉。”虞翻注曰:“曰在外体故称外,得位比贤,故贞吉也”。意思是,六四爻位置在外,阴爻在阳爻的得位,有因六四爻与九五爻有相“比”的关系,故称“得住比贤”,所以“贞吉”。

       ⑥“据”:是指在一卦体中一个阳爻位于阳爻之上,则这一阳爻对于其下阳爻就是“据”的关系。如火雷噬卦(g),上九爻:“何校灭身,凶”。故爽注“据五应三”;即该卦中,上九为阳爻,六五为阴爻,“上九爻在六五爻之上,故称“据王”;同时,上九爻又与六三爻有关“应”的关系,故谓“应三”。上九爻不得位而又据君为之上所以“凶”。此外,一卦体中,一个阳爻在几个阴爻之上,此阳爻对其余阴爻也可称为“据”。

     

        4、互体之象

     

        “互体之象”是指在一卦的六个爻画中,除四卦与外卦两个经卦外,其中的爻与爻之间可以组合成易外的卦体之象。主要有二爻、四爻与五爻组成另一个新的经卦。这种由内外卦交互组成的新卦象,又称为“互体”,又叫“互象”或“互体之象”。如(g)震卦,除内(下)外(上)两经卦皆为震象外,由二爻,三爻和四爻又组成一个坎(g)卦象。这样,震卦除震象之外,又有艮、坎之象。
        “互体”或“互象”之说虽始见于西汉“京房易学”,但占噬应用的历史却非常久远。如《左转·庄公二十二年》载:“(陈历公)生敬仲,其少也,周室有以周易见陈侯着。陈侯使筮之,遇观(g)之否(g)。”占筮着给陈厉公的儿子算卦,通过分析卦象说,这孩子将来能成大事。其中所说的“风为天于上上,山也。有山之才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山上”
        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也”。就是用了“互体之象”。观卦复否卦,体卦(观)的三互五爻为“艮”,变卦(否),为二互(字)爻也为“艮”,艮为山,这星跟“山”有关的话都是就“互象”艮(g)而言的。古人(什么字)《周易》的卦爻辞时也常常以“互象”为依据。如雷泽归(字)(g)上卦震为长男,所谓归妹。其“九二”爻辞说:“眇能视,利幽人之贞”。单从上下两经卦看不到这一爻辞之意,而分析互卦就很明显了。二爻、三爻与四爻互体为离(g),离为目,目明受兑之毁折,所以目有病。但离又为明,虽眇而能视。三爻、四爻与五爻互体为坎(g)坎为隐伏、为幽人,得离之照,故“利幽人之贵”。“互卦”或“互体之象”在占筮、射覆中被广泛运用。如《晋书·郭璞转》记晋元帝初镇建邺,王导让郭璞占筮,得咸(g)之井(g)卦。郭璞预告说东北郡云  受命之符;西南郡县有“阳”名者,井当沸。”后来,果然有晋陵郡武进人在田中拾得铜铎五枚;历阳县中有一口井水沸腾起来,经过一天才平息。《晋书》没有记载郭璞是如何分析卦象而得到这种预见的。后人分析:“互乾为天,互(字)为命,此‘天命也’”。即是指咸卦互卦乾(三互五爻)和互卦巽(二至四爻)的卦象。“井水沸腾”的卦象也是含有互象的:井卦上卦为坎(g),外互为离(g),内互为兑(g),下卦为巽(g);坎象为水,离象为火,兑象为金,巽象为木;四象合起来,就像锅里有水,锅下有木,再加上火,水就沸腾起来了。又如《三国志》记载的管辂射覆“山鸡毛”的卦象。据近代著名易学家尚秉如先生推,此是火山旅卦(g)。原判词是:“高岳岩岩,有鸟朱身。内卦为艮,艮为山,所以说“高岳岩岩”。外卦为离,离为丽,为文采,为雉,又配四灵之末讲例象)为震,震为玄黄;上五体兑,兑为口舌,为鸣叫;内互体巽,巽为鸡,又为羽毛。所以说“羽巽玄黄,鸣不失晨”。综合判断为山鸡毛。像这样的援用例象的例子,射覆中是很多的。除了三爻画中的互体之象外,六爻卦象中还有“大互之象”。即将一个六爻卦象中的四个爻象、甚至五个爻画看成一个经卦之象,或者取到体内外两卦及其互成的两卦,互象连接组成新的“大成之卦”。这种取象法又叫做“连互”。“连互”或大成之象主要有“五画连互”、“四画连互”两种。

        “互画连互”即在一卦中,把初爻互五爻看成一个新的卦体,把二爻互六爻又看成一个新的卦体。以风雷益卦(g)为例:该卦中初爻互五爻为(g),即可看作一个大离之象,有可看作省去一“g”阴爻的山雷颐(g)卦,即它是由内外震(g)和看做大艮(g)之象,也可看做风地观(g)之象,用依次排列的五个爻画组成两个新的卦体;新的卦体的组成是以重复使用的五个爻画星居中的那一爻画(三爻或四爻)为基点的。

        “四画连互”是指在一个六爻卦象中,用初爻互四爻、二爻互五爻或三爻互上爻各连互成一个新的卦体。如雷泽随卦(g)。初爻互四爻为(g),可看作大离(g)卦,初爻三爻互为震卦,二爻互四爻为艮卦为(g),合之为山雷颐卦(g),三爻互上爻可看作打坎(g)卦,初爻互三爻互为巽卦,二爻至四爻互为兑卦,合之为泽风大过卦(g)。同样,随卦的二爻至五爻为(g),可互成风山渐卦(g)。四画连互的特点是:在一个六画之象中,用依次排列的四个爻画连互成三个新的卦体,每一个新的卦体的组成是以重复的四个爻画里的居中的两个爻画。                      

        大互或连互                     
        涣卦(g),三爻动,变卦巽为风卦(g)。从卦名上看,风水涣,风行水上,有不平静之意,似有感情风波;从六爻六亲看,五爻兄弟巳火临世,三爻五火兄弟发动,主有口舌。她问什么原因,笔者当时判断因吃饭问题,一个想走,一个阻止,而发生不愉快。时间在前三天,即戊午日。她说测得很准,确实如此。这里在断原因时是用了“互体之象”。涣卦二爻至四爻互为震,二爻至五爻互为艮,二爻五爻合着看又有颐(g)之象,颐主“饮食,”(g)象未成饮食;又内互动欲震而行,外互艮阻而止,同时互震变互兑反吟,故以此断。又如,笔者弟弟曾藏红塑料胶卷,当时得山风蛊卦(g),变为巽为风卦(g),若单从上下经卦很难判断,而从大互之象看,初爻至四爻又轮之象,三爻至上爻有离象是红色,这样就很明显了。

     

        5、倒体之象

     

        倒体之象又叫“倒象”、“反对之象”或“反卦”、“覆象”。即将一个重卦颠倒过来形成的新卦象。如泰(g)卦与否(g)卦、比(g)卦与师卦(g)等。前边我们谈到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仔细观察便可看出《周易》中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而是故有规律的。这一排列规律就是“非覆即变”。除上经开头的乾与坤、末尾的颐与大过、坎与离及下经末尾的中孚和小过、即济与未济都是根据“错象”排列的外,其他五十的卦都是按照“倒象”关系排列的。如(字)(g)与蒙(g)、需(g)与讼(g)等等,这正是反映了易作者的阴阳观念。太极思想。互为倒体的两卦,在象意上往往相反。《杂卦》中专门论述这一特点、规律。如苇卦(g)与鼎卦(g),卦象正好颠倒,《杂卦》说“苇,去故也;鼎,取新也”因此有“革故鼎新”的成语。其他如“震,起也;艮止也。咸,速也;恒,久也。睽,外也;家人,内也等等,都是如此。
        倒体之象常常用于占卦、射覆。如《旧唐书·李纲传》记载,隋朝尚书右丞李纲仕途不顺时曾占过一卦,得风火鼎(g)卦,卜者向他预告说;“公易姓之后方可得志而为卿辅,宜早退,不然又折足之败也”。于是李纲称病辞官,得李姓唐朝建立以后,李纲果然官至太子少保(卿辅)。李纲卜到鼎卦之所以言凶,是因为鼎卦九四爻的爻辞中有“鼎折足,覆公谏,其形渥,凶”之语。而言“易姓后方可得志”记载改朝换代后方可如意,就是分析了鼎卦及其倒体。鼎有去故之意,其倒体是“革”卦(g),“革”有改朝换代之意。《革卦·缘》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于人”之语。所以李纲在逆境中早退,待“革命”改朝之后而得志。又如《三国志》载的管辂射覆蜂窝的卦例。管辂对蜂窝的断辞是“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窝也”。据尚秉和先生分析,当时所得的卦象是震(g)。震卦的倒体是艮(g),艮为门阙,门户,震卦的二爻四爻又互为艮三至五爻又组成坎,坎为宫室,所以说“家室倒悬,门户众多”。外互(字)坎为隐伏,为生殖又为毒物,所以说“藏精者毒”。坎为水,至金秋旺生水;同时震为木,至金秋金旺而死绝,所以说“至秋乃(字)”。这里分析卦象时,很重要的就是用了“倒象”和“互象”。

      另外,古人在分析卦象时,有的也只取重卦中的内卦或外卦的倒体之象。如解风泽中的孚卦(卦)时,东汉易学家荀爽说;“两巽对合,外实中虚”。就是将中孚的内经卦兑看成是巽经卦的倒体,再与外卦巽相对迭合而成的。再加《左转·僖公十五年》记秦伯伐晋,卜徒父为此占卦,得山风蛊(g)卦。他分析说;“吉,涉河,侯车败”。其中的车败之象主要是从外经艮的倒象上分析出未来。震卦倒过来了,也就意味着对方(外卦晋国)的战车得颠覆毁坏。几天后,果然如此。

     

        6、旁通之象

     

        旁通之象又称作“错象”,是指六爻都相反的两个卦之间的关系。即一个重卦与另一个重卦的每一爻画都阴阳相反,他们就互为“错象”而“旁通”。如乾卦(卦、)与坤卦(g),艮卦(g)与兑卦(g)等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一个“错象”或“旁通之象”。共有32对。这一理论是由《说卦》而来的,所谓“天地定位,山泽同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八卦所代表的卦象在“先天八卦方位”(即伏羲八卦方位)中,乾坤、艮兑、震巽、坎离正好相反。乾为天为南,坤为地为北,离为火为东,坎为水为西;震为雷为东北,巽为风为西南,艮为山为西北,兑为泽为东南。两辆相对而形成“错象”。所谓旁通,是说这一重卦的卦象中含有六爻都变的另一卦卦象的因素在内,如果撇开另一卦的卦象,东卦象特别是爻辞就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所谓“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文言·乾》)。如天泽履卦(g),卦辞云;“履虎尾,不(口至)人,亨”。意思是踩住老虎的尾巴,老虎并不咬人。单从履(g)卦看,有些意想看不出来,而兼从“错象”谦卦(g)旁通来看,就比较好解释了。谦上卦坤为柔顷,内卦艮为虎又为尾象,外互为震为足,震在艮上即舒畅和悦,再如错象“坤”之柔顷,而且象征尾口的六三爻与上九爻有“应”的关系,所以虽“履虎尾”而“不咬人”。

        六十四卦卦爻辞之间,有些可以看出“旁通”的迹象。如雷火丰卦(g)九四爻辞有“遇其夷互”一句,风水涣六四爻有“匪夷所思”一句,二者皆有“夷”字,按旁通说解释,是因为丰卦与涣卦互为“错象”的缘故。又如天火同人卦(g)九五爻有“大师克相遇”一句,古人认为这个“师”字的出现,也是因为师卦(g)与同人卦(g)旁通而得。不仅如此,同人九三爻“伏戎于莽”等兵戎之象,也与“师”卦有旁通关系。

     

        7、上下象易

     

        “上下象易”又称“换象”即将一个重卦的上卦(外卦)和下卦(内卦)互象交换位置而变为另一个新的重卦。如水火既济卦(g)由水上火下组成,如果将坎离二经卦的位置对调,就成为水上火下 的火水未济卦(g)。六十四卦中,除八纯卦上下两经卦相同,上下易象互仍然是本卦外,其他五十六卦都可上下两两相易(换象),共有二十八时。如地水师比(g),风比渐(g)与山风蛊(g)等等。六十四卦中,有些卦上下对调,往往构成了含义相反的卦。如火地晋卦(g)与地火明夷(g)卦,晋卦外卦位离为日为光明,内卦为坤为地表示日出在地上,“明出地上”;后者表示日落地下,“明入地中”。所以《序卦》说:“晋者,进也。”“夷者,伤也”。当然有些上下象易的卦也可以看成是“倒体之象”上述晋卦既是。又如地天泰(g)卦与天地否(g)卦,既可看成是“换象”也可看成是“倒象”两卦含义相反,前者“小往大来,吉亨”“大往小来”,“不利君子贞”。有些纯属“上下象易”的卦象也可以从其象、爻辞之间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性来。如丰台哪小畜卦(g)与天风姤(g)卦。小畜《象》辞云:“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大德”。小畜卦上卦巽为风,下卦乾为天,所以象征“风行天下”,比喻君主积蓄力量,准备文教德政在天下推广普及,这是“小畜”过程。而姤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巽为风,象征“天下有风”,文教德政如风之遍及四面八方。所以说“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可见,一个卦体的上下两经卦交换位置,本卦象与“换象”在象意上确有一定得联系性。所以,在占筮,射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本卦与主卦(变卦)正好是“换象”的关系,那么断卦时就可以用上下易象的规律、原则来预测所占所测之物的变化或形成状态。

     

        8、换爻之象

     

        “换爻之象”是指一个六爻重卦中不同爻位的两爻交换位置而得出的新卦象。或者说,一个重卦之象是由另一重卦中某爻田换爻位而得来的。如地山谦(g)卦,可以看是由地雷复卦(g)变来的。复卦中初九爻与六三爻交换位置而得谦卦。同样谦卦也可以看做是山剥卦(g)变来的,剥上九爻与六三爻交换位置而得谦卦。可以看出,有“换爻”关系的两个重卦其“阳—爻”或“阴--爻”数必须是相同的。如地泽临卦(g)与屯(g)卦、颐(g)卦、观(g)卦、蹇(g)卦、小过(g)卦等都可以看做有“换爻”关系。由于“换爻”的关系,许多卦与卦之间增加了联系性,六十四卦之间显示出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恰恰符合世界万事万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这一规律性。

        许多卦名、卦辞或爻辞都可通过“换爻之象”得到解释。如山泽损(g)卦卦名为损,为什么叫损呢?从“换爻”关系来讲,损卦可以看作是由地天泰(g)卦换爻而来,泰卦九三爻与上六爻交换位置,上经卦(g)益一阳,下经卦(g)换一阳,所谓损下而益上也。再如风雷益(g)卦,可看作由天地否(g)卦九四爻与初六爻交换位置而得,损伤(g)一阳爻益下(g)一阳爻,万艮得益(坤为百姓,乾为国家、朝廷)。古人在占筮、射覆中叶常根据“换爻之象”来分析、判断所占只是物。军梁商王女被选入宫(后为皇后),但是太史曾为之占筮,得坤(g)之比(g)卦。史书未对此卦的分析作记录,据清代学者毛奇龄分析,读卦三项显示了梁氏入宫后,其兄梁翼与官宦勾结专权的征兆。根据“换爻”理论。比卦(g)可以看做由复(g)卦而来的,复卦的一阳卦据初位,此预兆梁氏之兄梁翼杀君篡权;同时比卦也看出为田剥(g)卦变来上经卦艮为阍寺,为宦官,阳爻移到九五位,预兆梁氏宠信宦官而乱政。

      以上所述的是对六十四卦即六画之卦或重卦、取卦、观象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几种方法,在射覆占断、分析卦象时是最常用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卦象内容,如“时间之象”、“室间(方位)之象”、“五行之象”“变动之象”等等对占筮、射覆都至关重要,将在下几个部分里论述。

      前边我们列举了把经卦的物象关系。八经卦两两相重而成“六画”的大成之卦后,对物象如何进一步判断呢?宋代易学大师邵雍在《观物玄妙歌诀》等文有所论述。现整理如下:

     

      乾卦(g)

     

      遇乾卦,多为金属物,圆物、白色。
      遇坤卦,为土中金属物或火烧成之器。袋装物。
      遇震卦,为有动之物。
      遇巽卦,为木果,为金木合体之物。
      遇坎卦,为沉溺物。
      遇离卦,为炼过之金属。
      遇艮卦,为土中之物或烧成之器。
      遇兑卦,为金属物,毁坏物或锋锐物。

     

      坤卦(g)

      遇乾卦,可圆可方之物
      遇震卦,为长器
      遇巽卦,为长器
      遇离卦,为文章
      遇艮卦,常刚直土石
      遇兑卦,为土中出之金属。

     

      震卦(g)

      遇乾卦,为有声价之物。
      遇巽卦,为有枝叶。
      遇坎卦,为有气之物,含水之物,盛水之器。
      遇离卦,常花之草木。
      遇艮卦,山林之间石。
      遇兑卦,受损刀削之木,无用之木。

     

      巽卦(g)

      遇乾卦,有木柄之金属,或遇金刃之木物。
      遇坤卦,草木兴。
      遇震卦,春出夏长之草木果蔬。
      遇坎卦,水果类,可食用。
      遇离卦,为文书。
      遇艮卦,为草木之类。
      遇兑卦,为可食物,或受金克之木物。

     

      坎卦(g)

      遇乾卦,为圆物,或含水。
      遇震卦,可食之物,湿木。
      遇巽卦,可食之物,含水分的植物。
      遇离卦,弓轮物,假水而出,假大耳成之物。
      遇兑卦,带口之物。

     

      离卦(g)

      遇乾卦,为刚物,有缝之金属。
      遇坤卦,      有花纹之布棉类。
      遇震卦,可食物,花木类。
      遇巽卦,花草类。
      遇坎卦,假水而出,假大而成之物。
      遇艮卦土生之物,瓜果之类。
      遇兑卦,带口之物,瓶类。

     

      艮卦(g)

      遇乾卦,为刚物。
      遇坤卦,为土块。
      遇震卦,为木物类,篱壁之物。
      遇巽卦,为草之物,篱壁之物。
      遇坎卦,为河畔之物。
      遇离卦,为瓦器。
      遇兑卦,为毁折之物。

     

      兑卦(g)

      遇乾卦,先圆后缺之物。
      遇坤卦,多为柔物,长于泽内,得柔而成器。
      遇坎卦,为水之类。
      遇艮卦,为金属废器。
      遇震巽卦,为剥削之物。

     

      以上是大体对两经卦相遇后所显示出的物的主要特征的概括,事实上每一重卦中所显示的物象是很多的,显示一种物象也是多方面的,在具体取象分析时还要从前面的论述的各种取象法入手,这样才能适应射覆时的各种可能性。特别是现代社会,物类繁多而复杂,在取象分析时就更加复杂了    

     

        三、射覆的起卦方法
            ---卦象与理数、时空
      射覆的基础是卦象,射覆、占卜是靠分析卦象而得出结论的。那么,卦象和事物是如何发生具体联系的呢?即具体的事物是中何显示出相应的卦象呢?这主要是体现在卦象与理数时空的关系上,从本质上说是宇宙万事万物与理数、时间、空间及卦象等之间的全息关系。


      (一)卦象与理数
      数的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万事万物都与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数目、计量的关系,而且还有“质”的关系;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与“数”密切相关,或者说体现在定“数”上。“数”与时间、空间一样,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易学中研究的事物与“数”的关系,与我们日常所讲的“数”不同,与现代的“数学”中所研究的“数”不同,是指“理数”,“自然之理”,所谓“理者,数而已矣”。所以古代的卜筮、六壬、奇门、星占、命相、堪舆等学说都称为“术数学”。
      象和数是易学中两个最重要的范围,历史上研究二者及其关系的学派被称为“象数派”。关于二者的关系,很早就有人论及。《左传.僖公十五年》韩简侍说:“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唐代易学家孔颖达解释说:“筮之用揲著以为卦,是筮以阴阳著策之数而告人也。凡是动植飞走之物,物既生讫,而后有其形;既为形象,而后滋多;滋多而后始有头数。象生而后有数,是数因象而生也。若易之卦象,则是因数而生,故先筮而后得卦,是象从数生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象”与“数”的关系是:先有物象而后有数,由数又产生卦象;而占断则是通过卦象和数去推断具体物象。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象”与“数”实际上是同时产生的,二者不可割裂,有象必有数,有数也必然有象。正如阴阳二仪,同由太极所生,而不分先后也。观阴而可知阳,观阳亦可知阴。

      1、理数种种

      (1)大“道”之数
      战国时期哲学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看似简单,但却包括深邃的哲学名言,概括了宇宙产生、发展的过程。易学的数也是如此,从无到有,从“0”到“1”,从“1”到“2”,从“2”到“3”……。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为“1”生两仪,由阴阳一两仪而成三画之八卦而类万物。具体地说,宇宙是个大极,DNA是个太极,生命最小的形态场也是个大极,……它们都孕育着两仪,进一步发展而生成众多。《周易.系辞上》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与老子所说在其哲学意义的表达上是完全一致。

      (2)天地之数
      《周易.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十以内的数玉凡而具有神秘的意义,其中有五个奇数:一三五七九;五个偶数:二四六八十。奇数为阳,为天数;偶数为阴为地数。天数相加:1+3+5+7+9=25;地数相加:2+4+6+8+10=30;天地数相加:25+30=55。古人通过这些数字的奇偶对立关系,以反映天地万事万物的联系性。占筮就是通过数的演算而得到卦,而通过卦象推断具体的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

      (3)河.洛之数
      为体现十个天地之数的神秘和变化,古人创作了《河图》、《洛书》。
      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孟河,其背有点,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其表意为:中央五,象五行;一、六在左,象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六,象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后,象东方甲乙术;四、九在右,像西方庚辛金;五、十居中,象中央戊己土。五方各有一个天数和地数,总数为五十五。《系辞上》中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二句,对此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为,原文当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脱“有五”二字,此为河图中天地之总数,因为一个重卦有六爻,故从五十五中减去六,而且四十九。《河图》中,天地数所显示的的五行是按顺时针方向转以相生,为先天之体。
      又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洛河,其背有纹,为“洛书”。《尚书.洪范》中说:“天与禹洛生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洛书”取龟之象,其记法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九位九数为九宫。对应后天八卦,具体对应是:坎一为水,坤二为土,震三为木,巽四为木,中五为土,乾六为金,兑七为金,艮八为土,离九为火。其对应天干五行是:壬水一,丁火二,甲木三,辛金四,戊己土五,癸水六,丙火七,乙木八,庚金九。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克,后天用事。其中没有地数十。但已寓于众数之中,这是因为其无论相对的两角或两边,相加之和皆为十。同时,每个边天地数之和、每条对角线天地数之和都是十五,充分体现了天地万物阴阳平衡的协调的原理。
      (4)生成之数
      东汉易学家郑玄在注释《系辞》中说:“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这是指《河图》而言的。又说:“阳天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里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生”表示产生,“生数”即可以生万事万物;“成”表示完成,“成数”即为完成之数。生数成数与五行、五方、八卦相配,即可概括万事万物,其数的千变万化,即可概括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古典占筮法用著草演算卦象的方法就是用了“成数”的“六七八九”四个数。此四数对应“四象”,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易纬.乾凿度》中说:“易一阴一阳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太一(乙)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十五。此又正合《洛书》之数,即老阴六加老阳九、少阴八加少阳七正好合为十五,这就与“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的“太一之道”或太极之道吻合。可见,卦象演算中用六七八九这四个数代表阴爻和阳爻不是偶然和任意的,它反映了古人深邃的象数观、理数观。

      (5)八卦序数
      先天八卦序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这个顺序数是按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次序”排列的。从乾南到离东达震东北;又从东北到巽西南,经坎西,回到坤北。从乾到坤,所走的线路正是太极图的S线路,也是一条生命线路。这个序数是先天之数,邵雍的《梅花易数》的数字起卦法就是以此数演算起卦,由数得象。即在占卦时,直接将八卦序数视为实数,把一与乾卦对应、二与兑卦对应、三与离卦对应、四与震卦对应、五与巽卦对应、六与坎卦对应、七与艮卦对应、八与坤卦对应,由数直接得出卦象。
      后天八卦序数: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这个次序是按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次序”排列的。即先由坎北向坤西南,再向震东、巽东西,经中宫至乾西北、兑西,再向艮东北,最后至离南,形成后天宇宙场。后天八卦之数,正合洛书九宫之数,是由卦象推数的重要依据。古代风水术中推人之命即以此序。

      2、数字起卦方法

      (1)大衍之数与揲著起卦法
      揲著起卦法是最古老的起卦方法。“著”是指著草(今通称蚰蜒草或锯齿草),占卜时用其茎揲著,就是数著草的数目,把它分成几份,进行演算以来占卦,进而得出卦象。
      《系辞上》中说:“极数知来之谓占。”就是指通过揲著之法,尽天地大衍之数的演算来起卦,以推知事物。并论述了演卦过程及其含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指两仪);挂一以象三(指三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指(手指之间)以象闫;五岁再闰,故再指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具体操作过程是:
      准备阶段:取著草五十根(或五十五根),也可用火柴棍、竹棍等代替。抽出一根(用五十五根时抽出六根)不用,占筮时只用余下的四十九根。
      一变:
      ①将四十九根著草茎(或其他物)任意分为左右两份(“分而为二以象两”)。
      ②从右边部分取出一根(策),夹于左手小指、无名指间(“挂一以象三”)。
      ③将右边部分剩下的策,每四策一组分之(“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数到最后,或余一策、或余二策、三策、四策,把余策夹在无名指与中指之中(“归奇于指以象闰”)。
      ④将左边的部分四策一组分数之,数到最后余一至四策,将这些余策夹在中指与食指向(“五岁再闰”)。
      ⑤把指间所夹之策合起来放到一旁(“再指而后挂”)。
      以上为一变,所余之策为四十或四十四。
      二变:
      ⑥把一变所余之策四十或四十四再任意分成两份,如①
      ⑦再挂一,如②所述
      ⑧揲四、归奇,如③、④
      ⑨再指而后挂,如⑤。
      以上为二变,所余之策为三十二,或三十六、或四十。
      三变:
      ⑩将二变所余之策分两份,如①。
      ⑾挂一,如②
    ⑿揲四、归奇,如③、④。
      ⒀再指而后挂,如⑤
      以上为三变,最后所余之策或为二十四,或为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以四来除,其商或六,或七,或八,或九。六为老阴,功阴爻,为变爻,又称“交”;七为少阳,画阳爻;八为少阴,画阴爻;九为老阳,功阳爻,也为变爻,又称“重”。
      这样,经过三变,才得出一个爻画。一个“大成之卦”六个爻,就得经过十八变。汉代乃至隋唐以前,占筮、射覆主要是此种方法起卦。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西汉时的东方朔就是靠“别著布卦”而猜中壁虎的。
      隋唐以后人们常用的占筮办法是以钱代著。这也就是“火珠林推卦法”。唐代贾公彦在《周礼疏》中说:“但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以三少(背面)为重钱,重钱则九也;三多(正面)为交钱,交钱则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则七也;两少一多为折钱,折钱则八也”。这样,自下而上,用双手摇动后掷开铜钱,看其正、反面排列情况,而定六爻之阴阳动变,从程序上就简化的多了,六次可成一卦。
      但是,“揲著起卦”的古典占筮法与“以钱代著”的“火珠林推卦法”在断卦主法上却是有差别的。即揲著起卦后,除参考卦爻辞外,主要通过分析卦象来推断所测之事、物。而“火珠林推卦法”,根据“纳甲”原理,对六爻配以干支、五行、六亲、世应等因素,主要通过分析其爻与爻之间、爻与日支、月支之间的生、克、冲合等种种关系来推断所测之事、物。本文所述的射覆起卦方法主要是“揲著起卦法”和宋代邵雍所创的“梅花易数”起卦法,“以钱代著”的“纳甲占筮法”不再细述。

      (2)“梅花易数”与数字起卦法
      “梅花易数”是北宋大易学家邵雍(字康节)发明的不同于“大衍之数”和“火珠林”起卦方法的另一种更灵活、更实用的起卦方法。它不同于只为求卦象而不管数地一般简捷方法,又脱离了大衍之数起卦的繁琐方法,却集中了二者的长处,真正达到了数与象的统一,是占筮学的又一次重大转折和突破。其基本方法可用“卦以八除,爻以六除”两句来概括。
      《梅花易数》一书中说:“卦以八除。凡起卦不问数多少,即以八作卦数。过八数即以八数退除,以零(余)数作数。加一八除不尽,再除二八、三八,直除尽,以零数作卦。如得八整数,即‘坤’卦,更不必除也。凡起动爻,以重卦总数除六,以零作动爻。如不满六,止用此数为动爻,不必再除。如遇六数则除之,一六不尽,再除二六、三六,直除尽以零数作动爻。若一爻动,则看此一爻,是阳爻则变阴爻,阴爻则变阳。取爻当以时加之。”
      “梅花易数”成卦的特点:其一,是由两个八卦之象由上而下相重而成,而不是由下而上一爻一爻地相加六次而成。其二,是成卦之后六爻中只有其中一爻是动爻,而且必然有一爻是动爻,而没有两个以上的动爻。其三,在断卦方法上也比较简明。除了依据动爻查《周易》卦爻辞外,主要分咖哩 卦之体用、动变及互体,根据五行生克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在一个六爻卦中,上下两个卦象,无动爻的为静象为体,有动爻的为动象为用,并且生出变卦形成之卦。一个六爻画卦中的上下两个卦象的体用关系在五行表现上五种,即体生用、体克用、用生体、用克体、体用比合。除此之外还有互体与体用的关系,变卦与体用的关系等等。
      “梅花易数”直接用数来起卦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年月日起例、物数占、声音数占、字的笔划数占和字数占、丈尺寸数占等等。如“物数占”:见有可数之物、即用可数的物数为重卦的上卦,并用当时时数为重卦的下卦,用重卦之数加上时数除以六以定动爻。“声音占”:凡闻声音,数得几数,起作上卦,加时数配作下卦。又以声音,如闻动物鸣叫之声,或闻人敲击之声,皆可作数起卦。“丈尺数占”:丈尺之物,以丈为上卦,尺数为下卦,合丈尺之数取爻。又如“字数占”:凡见字数,如停匀,即平分一半为上卦,一半为下卦:如字数不匀,即少一字为上卦,取“天轻清”之义,以多一字为下卦,数“地重浊”之义。
      例《邻夜扣门借物占》(《梅花易数》):“冬夕酉时,先生方拥炉,有扣门者,初扣一声止,继而又扣五声,且云借物。先生令勿言,其子占之,诚所借何物。以一声属乾为上卦,以五声属巽为下卦,又以一乾五巽共六数。加酉时十数,共得十六数,以六除之,二六一十二(余四),得天风‘女后’,第四爻变巽;互见重乾,卦中三乾金,二巽木,为金木之物也,又以乾金短而巽木长,是借斧也。子乃断曰:‘金短木长者器也,所借锄也。’先生曰:‘非也,必斧也’。闻之,果借斧。其子问何故。先生曰:‘起数须明理。以卦推之,斧亦可也,锄亦可地;以理推之,夕晚安用锄,必借斧。盖斧切于劈柴之用耳。推数又须明理,卜占之切要也。’”

      (二)卦象与时空
      时间与空间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形式之一。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产生、消亡,运动、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特定的时空也就体现了特定的事物特征及变化发展规律。“宇宙”一词,“宇”是指无限的空间,宙是指无限的时间。说《周易》是“宇宙代数学”,就是指《周易》的卦象体系,既包含了无穷的时间性,也显示了无限的空间性,并且它将万事万物与时间、空间有机地联系到一起、统一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多维全息关系。正是如此,通过一定的时间或者空间来求得卦象来联系特定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正是易学占筮、射覆的奥妙所在。时间起卦法和空间起卦法就是这一奥妙的反映。
      从全息论角度来看,时间与空间构成了时空全息网。从时间来说,宇宙中万事万物在其时间流程上是时时全息的,每一时刻的时间结构都是同一的。最后的东西包含着最初的东西,最初的东西经过一定的时间变化就发展成为最后的东西,也就是开端与结果全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一原理的深刻反映。从空间角度来说,空间与物质也是全息的,不仅物质的空间结构是空间本身结构的某种程度的表达,而且每一空间量子都包含着整个物质世界的信息。在同一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空间结构上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任何部分都是一个潜在的个体。同时,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在空间结构上也存在着全息关系,每一个个体都与它所在的那个层次的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和信息。所谓“方以类聚”,即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宇宙即是时空的交合,时间是空间的纵面分布,空间则是时间的横向排列,二者一动一静,一虚一实,构成了一个立体坐标系。这个立体坐标系每一个时空交点,便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轨迹,都会在这一主体坐标系上反映出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活的灵魂,也是中国术数学中本质的内涵。《周易》的预测原理也就是这一本质内涵的反映。

      1、时间起卦法
      时间起卦法也是邵雍大师发明的以年、月、日时数起卦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主要内容是:
      年、月、日数相加除八后,余数为上卦,年、月、日、时数相加除八,余数为下卦;年、月、日、时数相加除六,余数为动爻数。
      其年、月、日、时全用农历。月数与日数,即农历的每月、每日之数。年、时数取法如下:
      年数: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数: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取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月、日、时起卦法是射覆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在同一时辰内射覆数次,那么在起卦时还要加上每次的次序数,一般来说,第一次不加,从第二次起,依次加2、3、4……。
      如农历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戌时,在李某某老师家里,连续躲覆数次,其卦象如下:
      第一卦得火水未济之雷水解。
      卦象分析:外卦离变震木,木四火生;又内卦坎水生变卦震木。此物从外屋得来,柔软、木性,有水分,碧白色,可食,为蔬菜之类。果然,为半截蒜苔。
      第二卦得风地之风水涣
      卦象分析:外巽木,为草木类,碧绿色,内坤变坎水,为柔物;巽体、坤用,体克为破碎物;坤土变坎水,有水分,或可食,仍为蔬菜类。果然,为一片白菜叶。
      第二卦得水天需之水泽节
      卦象分析,内卦乾金变兑金,为金属物,体用金水相生为完整物,兑为与瓶有关,坎为与水有关。乃是茶杯盖。

      2、空间起卦法
      空间起卦法即直接根据人或物及其所在的方位进行起卦。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直接从东而来,进门后,向南一拐,让测其手中之物。根据来人方位,东为震属木,南为离属火,木长火短,藏于手中,火柴棒之类是也。
      根据人或物及其方位起卦进行预测,邵雍大师称之为“端法后天起卦。”其方法是:“以物为上卦方位为下卦,合物之数与方卦之数,加时数取动爻。”
      如《梅花易数》中的《老人有忧色占》:“巳丑日卯时,偶在途行,有老人往巽方,有忧色。问其何以有忧。曰:‘无’。怪而占之。以老人属乾为上卦,巽方为下卦,是天风‘女后’。又以乾一巽五之数、卯时四数,总十数,除六,得四为动爻,是天风‘女后’之巽为风。《易》曰:‘包鱼,凶’是《易》辞不吉矣。以卦化之,巽木为体,乾金克之;互卦又见重乾,俱是克体,并无生气,且时在途行,具应速。遂以成卦之数中分布取其半,谓老人曰:‘汝于五日内,谨慎出入,恐有重祸。’果五日,此老赴吉席,因鱼骨鲠而终。”
      又如《断易玄机》(平原子著)中的“风席帘占”:己巳年冬月午时,静坐读书,忽风从南来吹动门帘,觉而有卦。风为巽为上卦,南为离为下卦,得风火家人卦,互离坎,变益卦。《辞》曰:‘家人(口高)(口高),悔,吝,妇子嘻嘻,终吝’。断曰:明日巳时来一心肝有病的道人。巽为体为仙道,家人为同行之人。互卦坎水克离火,离为心,故心有病。体生离火,为池气之象,巽木为肝,肝主眼,故而眼多泪。

      以上列举了几种主要的起卦方法。除此以外,周易的起卦法法是很多的,特别是《梅花易数》中还有很多的随机起卦法,使起来也更加灵活,但这必须对万事万物及其周易卦象融会贯通、熟记于心,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高境界。

      总之,通过卦象来射覆,这是运用周易理论进行实践的一种高超技术,既不能把它看成是骗人的魔术,也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游戏,射覆现象深刻地反映了理、数、时、空与万事万物及其周易卦象的全息性联系,同时也深刻地说明了“易与天地准”这一事实,所以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探讨。
     

             注:本文于1994年发表于《易学通讯》第四期,文中有删节

            本文共五部分,后两部分适时再发。


     

  • 上一篇文章: 皇极经世书

  • 下一篇文章: 梅花易数专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